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冰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代谢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肺癌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诊疗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ΑVΒ...
  • 1篇肾细胞
  • 1篇生物靶区
  • 1篇受体
  • 1篇糖代谢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皮穿刺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吴华
  • 6篇郭崴
  • 6篇郝冰
  • 5篇孙龙
  • 4篇陈皓鋆
  • 3篇赵龙
  • 3篇罗作明
  • 1篇范文博
  • 1篇颜和平
  • 1篇李业森
  • 1篇魏继宏
  • 1篇彭添兴

传媒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ET/CT引导下微创经皮生物靶区骨活检术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郭崴郝冰陈皓鋆赵龙罗作明吴华孙龙
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高代谢肿大淋巴结粗针活检术在可疑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郝冰郭崴陈皓鋆赵龙罗作明吴华孙龙
18F—FDGPET/CT在肾细胞癌癌栓分级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肾细胞癌(RCC)并发静脉癌栓患者的肿瘤分期和癌栓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被诊断为RCC,并最终通过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72例患者(男52例,女20例,年龄36-74岁)的PET/CT、增强cT资料。采用美国Mayo医学中心的5级分类法,对其中诊断为R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癌栓进行分级,并采用Wilcoxon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分析PET/CT和增强cT对并发静脉癌栓患者的癌栓分级诊断的差异。对所有患者的腹部区层面作NM分期,并用X2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评价72例患者腹部区层面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的差异。结果72例中18例患者发现静脉癌栓,18F-FDGPET/CT显像示癌栓局限在同侧肾静脉内(0级,9例),癌栓延伸至下腔静脉内(I级4例,Ⅱ级2例,Ⅲ级1例),癌栓延伸至膈肌上(Ⅳ级,2例)。72例患者腹部区层面PET/CT分期情况:N0M0期20例,N1M0期21例,N0M1期9例,N1M2期22例;增强cT分期情况:NoM0期50例,N1M0期10例,N0M1期10例,N1M1期2例。除腹部区平面外,全身PET/CT另发现淋巴结转移(N1)和远端转移(M1)各2例。18F-FDGPET/CT在癌栓分级及腹部区层面NM分期上优于增强CT(z=-2.462,P〈O.05;x=32.806,P〈0.01)。结论18F-FDGPET/CT检查不仅可以了解R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局部和全身转移情况,还能明确癌栓的延伸范围,对癌栓进行准确分级,其诊断效能优于增强CT,能够帮助临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郭崴郝冰陈皓鋆赵龙罗作明吴华孙龙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分期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监测惰性淋巴瘤组织学转化一例
郭修玉郭崴郝冰付浩吴华孙龙
特异性靶向TNFR1及整合素αvβ3双受体PET探针合成及显像研究
付浩李业森彭添兴范文博颜和平郭崴郭修玉郝冰吴华
糖代谢分子影像学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孙龙吴华陈皓鋆郭崴郝冰赵广魏继宏
2012-2016年厦门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以下简称肺癌)成为新的“癌中之王”,危害严重。在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