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突变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瘤
  • 2篇基因突变
  • 2篇副神经
  • 2篇副神经节
  • 2篇副神经节瘤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醛固酮...
  • 1篇增多症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嗜铬
  • 1篇嗜铬细胞
  • 1篇嗜铬细胞瘤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盒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张晶
  • 3篇高鑫
  • 3篇蒋晶晶
  • 2篇陆志强
  • 2篇刘宇军
  • 1篇李晓牧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例IDH1和ATRX基因突变的副神经节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晶蒋晶晶骆煜李晓牧陆志强刘宇军高鑫
BBS1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Bardet-Biedl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张晶蒋晶晶高鑫
钙离子通道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中的核心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目前研究发现KCNJ5、ATP1A1、ATP2B3、CACNA1 D等基因的突变使得它们编码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发生改变,最终都激活了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并增加Ca^(2+)内流,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导致醛固酮产生增多。这些发现提示Ca^(2+)通道在PA发病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A的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为PA的治疗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
张晶陆志强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基因突变钙离子通道
用于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基因诊断和分型的捕获探针及试剂盒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基因诊断和分型的捕获探针及试剂盒。所述探针包括RET探针、SDHD探针、HRAS探针、SDHB探针、NF1探针、EPAS1探针、VHL探针、FGFR1探针的组合...
高鑫蒋晶晶张晶刘宇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