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婧怡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创伤
  • 2篇脑出血
  • 2篇脑创伤
  • 2篇出血
  • 2篇创伤
  • 1篇蛋白
  • 1篇血肿量
  • 1篇血肿周围
  • 1篇血肿周围组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诊断标志物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术治疗效果

机构

  • 7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7篇王婧怡
  • 3篇张赛
  • 3篇涂悦
  • 3篇程世翔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创伤...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颅脑创伤诱发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志物
2017年
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颅脑创伤所诱发的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病理形态复杂,病程进展缓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由于缺少对该类疾病人群的长期跟踪,相关病理信息尚不十分全面,且易与其它神经退行性病变相混淆,导致对该类疾病的诊疗存在一定困难。尽管如此,随着对该类疾病研究的深入,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些年,对颅脑创伤诱发的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颅脑创伤出发,针对其诱发的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的病理分类、病理过程以及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类疾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提供借鉴。
于泽奇程世翔涂悦苟莞苓王婧怡张赛
关键词:颅脑创伤病理特征诊断标志物
颅脑创伤后脑脊液S100β、NSE动态变化与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后脑脊液中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的关系。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6、12、24、48、72 h脑脊液中S100β、NSE浓度,同时对患者ICP及CPP进行动态监测,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脑脊液中S100β、NSE动态变化与ICP、CPP的关系。结果入院后6、12、24 h脑脊液中S100β呈现上升趋势,48、72 h较24 h有所下降,但不同时间点脑脊液中S100β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12、24、48、72 h脑脊液、ICP均呈现上升趋势,而CPP呈现下降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颅脑创伤后24 h脑脊液中S100β与ICP正相关,与CPP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NSE水平均与ICP正相关,与CPP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后脑脊液中S100β、NSE表达水平与ICP、CPP密切相关,加强对上述指标的动态监测有利于继发性脑损伤的诊疗。
于泽奇江继鹏董晓煜王婧怡
关键词:颅脑创伤S100Β颅内压脑灌注压
微创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不同血肿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创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不同血肿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BG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282例HBG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检查,并通过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血肿手术组和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2组手术15 d后患者的意识状态(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 (1)对于血肿量为30~49 ml、50~69 ml的患者,微创与去骨瓣2组间手术后15 d GC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对于血肿量为70~100 ml的患者,去骨瓣组手术后15 d GCS评分优于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5);(2)对于血肿量为30~49 ml的患者,微创组手术后15 d NIHSS评分优于去骨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5),而对于血肿量为50~69 ml、70~100 ml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血肿量为30~49 ml的患者,微创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去骨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5),而对于血肿量为50~69 ml、70~100 ml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血肿量为30~49 ml、50~69 ml、70~100 ml的患者,微创与去骨瓣2组间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HBGH,血肿量较小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中等出血量患者采用微创与去骨瓣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血肿量较大者使用去骨瓣手术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较微创更好。
于泽奇江继鹏董晓煜王婧怡
关键词:微创
Ki-67、Bcl-2、Bax和Caspase-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Ki-67、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65例脑胶质瘤组织切片。根据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34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31例,另取18例正常脑组织切片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标本组织中Ki-67、Bcl-2、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Ki-67表达水平逐渐增强,在正常脑组织、低、高级别胶质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20.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5,P<0.05)。Bcl-2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升高(6.2%、73.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11,P<0.05)。Bax表达水平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逐渐降低(100.0%、82.4%、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06,P<0.05)。Caspase-3表达水平在低级别胶质瘤组最高(0、100.0%、80.6%),随病理级别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二者呈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34,P<0.05)。结论 Ki-67与Bcl-2表达水平的上调,Bax与Caspase-3表达水平的下调,提示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同时,根据Ki-67、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可对胶质瘤恶性程度进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于泽奇程世翔涂悦王婧怡苟莞苓张赛
关键词:胶质瘤KI-67BCL-2BAXCASPASE-3
200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200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恢复良好、轻度残疾患者归为预后良好组,将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患者归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00例患者中,49例恢复良好(24.5%),66例轻度残疾(33.0%),46例重度残疾(23.0%),24例植物生存(12.0%),15例死亡(7.5%)。预后良好组年龄<50岁、手术时间≤6 h、血肿量为30~50 ml、术前GCS评分≥8分的几率高于预后不良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机、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是影响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手段,手术时机、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于泽奇江继鹏董晓煜王婧怡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炎症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加剧病情,因此炎症研究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是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一种形式是RIP3在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脂多糖或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通过诱导坏死性凋亡介导炎症反应;另一种是RIP3促炎因子产生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于泽奇衣泰龙程世翔杨小飒王婧怡涂悦张赛
关键词:炎症炎性因子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IL-17和NF-κBp65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标本60例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6小时组、≥6小时且≤24小时组、>24小时且≤72小时组、>72小时组。选取本院同期脑出血远离血肿组织标本15例纳入对照组,并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并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肿周围组织IL-17和NF-κBp65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标本中IL-17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较高,且随着出血时间的延长,IL-17和NF-κBp65阳性细胞占比先增后减;≤6小时组IL-17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小时且≤24小时组、>24小时且≤72小时组、>72小时组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24小时且≤72小时组患者IL-17 mRNA表达水平最高。<6小时组、≥6小时且≤24小时组、>24小时且≤72小时组、>72小时组血肿周围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24小时且≤72小时组NF-κBp65表达水平最高。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肿周围组织中IL-17和NF-κBp65的表达显著升高,以发病至手术时间>24小时且≤72小时最为明显。
于泽奇李怀康王婧怡苟莞苓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白介素-17核因子-ΚBP6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