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育民 作品数:38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TWEAK/Fn14信号在皮肤急性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20年 皮肤创伤愈合由炎症、增生和重塑等几个连续且相互重叠的阶段组成,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细胞因子与细胞外基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通过与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14)结合促进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血管形成,从而在皮肤创伤愈合中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回顾皮肤创伤愈合和TWEAK/Fn14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TWEAK/Fn14信号在急性皮肤创伤愈合中的重要作用。 陆美 夏育民关键词:TWEAK 皮肤 创伤愈合 基于TWEAK/Fn-14信号通路探讨半枝莲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半枝莲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诱导物(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Fn)-14以及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Lcn)-2表达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1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半枝莲方干预组,每组7只。对照组外涂凡士林及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外涂咪喹莫特及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外涂咪喹莫特及半枝莲方灌胃,连续7 d。比较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组织中Ki-67、Fn-14以及Lcn-2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损组织Fn-14、Lcn-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皮损中TWEAK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组织TWEAK、Fn-14以及Lcn-2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半枝莲方干预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严重程度减轻,PASI评分下降,Ki-67阳性细胞数减少,同时显著降低皮损组织中TWEAK、Fn-14以及Lcn-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半枝莲方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模型皮肤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TWEAK/Fn-14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郭江涛 任凯旋 夏育民关键词:银屑病 TWEAK/Fn14信号在皮肤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2022年 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弱凋亡因子(TWEAK)属于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通过激活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Fn14)而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TWEAK/Fn14信号的激活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促进纤维增生反应、血管形成和炎症反应,参与红斑狼疮、银屑病、皮肤肿瘤等疾病的发病过程。TWEAK在某些皮肤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中表达上调,有潜力成为早期诊断及活动度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适度激活TWEAK/Fn14信号可促进皮肤创伤愈合,但过强或延长激活该信号则会导致各种病理性组织损害,故激活或阻断该信号的特定环节有望成为治疗皮肤病的新策略。本文综述了TWEAK/Fn14信号在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该信号在相关诊断与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田雅宁 夏育民关键词:TWEAK 皮肤病 系统性硬化症的手部微血管病变 被引量:3 2022年 血管病变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免疫异常和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血管和微血管均可受累,其中微血管病变更为常见。发生于手部的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从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到溃疡甚至坏疽不等。RP是系统性硬化症中最常见、往往也是最初的征象,可能在诊断系统性硬化症前就已经存在。手指溃疡(digital ulcer,DU)是SSc中另一种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皮肤微血管的形态和功能评估对SSc的诊断、预测疾病发展和评价治疗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最常用于评估微血管形态变化,而激光相关技术如激光多普勒成像常用于评估血管功能。已有多种针对系统性硬化症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缺血情况,减少血管结构损伤,但对难治性RP和DU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 陆美 夏育民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 雷诺现象 等离子体调控氧化应激机制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氧化应激反应使白癜风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随之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二者协同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通路,继而导致黑素细胞损伤和皮肤色素脱失。近年,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AP)成为医学领域的新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CAP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产物水平而影响下游信号通路,有效恢复白癜风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同时,CAP抑制T淋巴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缓解白癜风皮损区域的组织损伤。最新临床试验证实,CAP治疗活动期局灶性白癜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屈子清 夏育民关键词:白癜风 氧化应激 发病机制 等离子体 皮肤血管炎,于细微处见知著 2022年 皮肤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炎症为特点、累及皮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皮肤血管炎的病变可以仅仅局限于皮肤,或者原发于皮肤而继发系统受累,也可以是系统性血管炎的皮肤表现之一。皮肤血管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成人发病率高于儿童,女性发病率稍高。皮肤血管炎的分类方法众多。目前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分别是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标准及2012年修订版国际教堂山共识会议(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CHCC)命名系统。 夏育民关键词:皮肤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 异质性疾病 皮肤表现 血管壁炎症 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多系统与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展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与病共存,因此容易发生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存在负面情绪,进而影响SLE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于具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不良情绪的SLE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对SLE的影响入手,进而探究基于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在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应。 白婉婷 张育飞 陈宏翔 夏育民 刘亚乐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夏育民 安金刚炎症细胞因子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1年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自身抗体与表皮细胞间的桥粒结合,导致细胞间黏附分子的丧失,形成表皮内水疱。天疱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途径及细胞因子等。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体内和体外研究均发现天疱疮患者同时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紊乱,但某些细胞因子在天疱疮发病中的具体作用仍有待深入阐明。本文对炎症细胞因子与天疱疮的关系,以及细胞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彭雪婷 夏育民关键词:天疱疮 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发病机制 神经肽P物质通过调控表皮干细胞非对称增殖促进小鼠创伤愈合 2024年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其中表皮干细胞参与的机制。方法将野生型成年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辣椒素处理组(Cap组)、P物质处理组(SP组)和辣椒素+P物质处理组(Cap+SP组),并进一步将4组小鼠分为创伤组与非创伤组。对创伤组小鼠进行直径为6 mm的创伤处理,每3 d拍照记录伤口愈合情况直至伤口愈合,于创伤后第4天取部分小鼠伤口周围皮肤提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判断细胞增殖方式。非创伤组处理后取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对表皮进行表皮厚度和基底层细胞密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P物质可加快皮肤创伤愈合(P=0.0561)、显著增加表皮干细胞非对称增殖(P=0.0003)及表皮厚度(P<0.0001);与Cap组相比,Cap+SP组中P物质的加入可逆转辣椒素导致的创伤愈合延缓(P<0.0001)、表皮干细胞非对称自我更新显著减少(P=0.019)、表皮厚度减少(P=0.0136)及基底层细胞密度减少(P<0.0001)的现象。结论神经肽P物质可有效促进皮肤创伤愈合,促进表皮复层化,其作用机制与基底层表皮干细胞非对称增殖的增加有关。 肖彤 夏育民 肖生祥关键词:成体干细胞 细胞自我更新 创伤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