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巴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筛选
  • 1篇运动症状
  • 1篇症状
  • 1篇肾病
  • 1篇肾小球
  • 1篇数据筛选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左旋多巴
  • 1篇急性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王晓
  • 1篇刘志红
  • 1篇于翠玉
  • 1篇蒋松
  • 1篇刘卫国
  • 1篇邱丹丹
  • 1篇施劲松
  • 1篇王艳
  • 1篇章文斌
  • 1篇闫磊

传媒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特点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ALCT)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的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市脑科医院PD中心已行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治疗的患者ALCT的相关资料,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分析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运动症状、中轴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同运动症状改善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患者的运动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7.7%,PD的运动症状中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或姿势异常分别改善了75.1%、51.4%、58.9%、5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轴性损害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4.3%,言语、步态和姿势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4%,64.6%,4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PD患者运动症状全面改善,作为DBS术前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DBS治疗估计预后的指标。
王艳刘卫国章文斌于翠玉祝雅静闫磊王晓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利用肾小球全基因组表达数据筛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微分离的肾小球全基因组表达数据,借助关联性图谱(CMAP)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具有T2DN治疗作用的潜在药物。方法:选取中国汉族T2DN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6例,微分离肾小球,利用Affymetrix U133 Plus 2.0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获得基因表达数据,获得T2DN患者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后,进一步通过2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T2DN的潜在治疗药物,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利用T2DN晚期和早期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和CMAP数据库,筛选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LY-294002(PI3K抑制剂)等候选药物。上述药物能够逆转T2DN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肾小球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这些药物可能具有治疗T2DN的潜能。既往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对T2D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验证了该药物筛选方法的可靠性。结论:利用T2DN患者肾小球全基因组表达谱和CMAP数据库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T2DN治疗潜能的药物,候选药物可进行下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证实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用前景广阔。
史文潮施劲松蒋松邱丹丹王晓刘志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