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300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调查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依从性与心理状态,探讨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3-10/2016-10收治的3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状态类型测试、治疗前依从性调查与有效预防干预,统计患者心理状态类型及比例,比较预防干预前后患者治疗前依从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300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沮丧、紧张、恐惧、烦躁、自卑、孤独8种心理状态,其中焦虑126例(42.00%)、恐惧38例(12.67%)、紧张37例(12.33%)。预防干预后患者治疗前依从率(95.67%)高于预防干预前(67.00%),心理状态评分高于预防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伴有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治疗前依从性较差,应给予有效的预防干预,以预防负性情绪带来的治疗不依从,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 彭小琼易玲
- 关键词:脑梗塞心理状态
- 早期介入心理康复对老年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应用FMA、ADL、HAMD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抑郁情况进行打分,分析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及抑郁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MA、ADL、HAMD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4,6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DL、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彭小琼易玲
- 关键词:早期介入心理康复脑卒中预后
- 前瞻性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救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干预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干预后下肢DVT情况、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16.00%(8/50);χ2=4.000,P=0.046]。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面对及回避评分升高,而屈服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χ2=4.332,P=0.037]。结论前瞻性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术后下肢DVT的效果较为理想,可转变患者应对方式,改善凝血功能。
- 易玲
-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