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体力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自行编制的性生活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方式分布集中表现为步行和中等强度的活动,其1周体力活动总MET中位数分别为1386.00和410.40,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参与者较少,其1周体力活动总MET中位数仅为0.00,而且体力活动主要集中于闲暇时、交通行程和家务。患者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缺乏,未发现体力活动与体质量指数(BMI)、出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射血分数(EF)间的相关性(P〉0.05);虽然根据患者目前心功能( NYHA分级)在步行总能量消耗、1周活动总能量消耗、中等强度活动总能量、家务活动总能量消耗之间存在差别(P〈0.05),但是仍有患者存在心功能好且EF值正常,其体力活动少的现象。抑郁患者体力活动显著低于非抑郁者(P〈0.05)。大多数患者未恢复性生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体力活动总体上不足,知识缺乏、自信心不足、过度小心等是造成体力活动缺乏主要影响因素,应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促进健康行为。
- 于涛李明子赵立新张晶晶武燕燕
- 关键词:心肌梗死抑郁日常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