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珍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不同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6个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考察了醇醚结构中烷基链长、环氧乙烷加合数、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O-5时,其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32.947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γCMC)最低可达34.142 mN/m。
- 刘爱珍强西怀李亚敏孙哲方银军闫哲
- 关键词: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
- 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苯胺‑2,5‑双磺酸和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碱水调节至体系pH至4‑5,升高体系温度至90~100℃,反应6h,降温至常温,加蒸馏水控制...
- 张辉陈兴幸李亚敏强西怀刘爱珍
- 文献传递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PUS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实施预聚,并用不同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进行封端,合成了系列阳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CPUS)...
- 刘爱珍
- 关键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合成工艺乳化性能铬鞣助剂
- 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
- 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苯胺‑2,5‑双磺酸和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碱水调节至体系pH至4‑5,升高体系温度至90~100℃,反应6h,降温至常温,加蒸馏水控制...
- 张辉陈兴幸李亚敏强西怀刘爱珍
- 文献传递
- 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不同链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
- 刘爱珍强西怀李亚敏孙哲方银军
- 关键词: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文献传递
- 丙烯酸酯树脂-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的热分解机理
- 2017年
- 基于含功能单体AAEM(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与羧甲基壳聚糖(CMC)在室温条件下可发生自交联反应的特性,可制备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酯树脂-羧甲基壳聚糖交联复合涂膜.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该涂膜在高温下的热分解规律,采用Ozawa法计算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其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在整个热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为150.96kJ/mol;涂膜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失重率αT小于30%,活化能(E)随着αT增大而逐渐变小,其活化能的平均值为152.42kJ/mol;第二阶段失重率αT大于30%,活化能(E)随着αT增大而趋于平稳,其活化能(E)的平均值为149.51kJ/mol;通过Coats-redfern非等温积分法可推测出该复合涂膜的热分解反应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机理函数,其热分解初期的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及生长,后期为相界反应机制.
- 强西怀李玉崔璐刘爱珍
- 关键词:丙烯酸酯树脂羧甲基壳聚糖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机理函数
- 丙烯酸树脂-壳聚糖复合涂膜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推测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含有功能单体AAEM(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丙烯酸树脂-壳聚糖交联复合涂膜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该复合涂膜的热分解过程表现为两个台阶:第1台阶分解温度区间为199.4~349.0℃;第2台阶分解温度区间为323.9~450.7℃,该分解区间出现最大分解速率,而且分解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提高。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复合涂膜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119.19和123.05kJ/mol。该复合涂膜热分解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的转化率<25%;第2阶段的转化率为25%~45%;第3阶段的转化率>45%。在反应初期为化学反应机制,最可几机理函数为C5,反应级数n为5;在反应后期则变为扩散反应机制,最可几机理函数为D6;反应中期则为过渡阶段。
- 李亚敏强西怀刘爱珍艾倩闫哲
-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壳聚糖机理函数
- 酸皮膨胀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酸皮膨胀抑制剂是指在制革浸酸中为了防止酸对裸皮的作用过于强烈,而用于保障酸皮质量的一种化工材料。在传统工艺里,浸酸所用的食盐如今已成为制革清洁化生产中应该避免或者替换的对象。对现行的酸皮膨胀抑制剂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别论述了无机盐、磺酸及其化合物、酚类缩聚物等对酸皮的抑制机理及应用工艺,并针对酸皮膨胀抑制剂的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建议,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陈兴幸强西怀张辉李亚敏刘爱珍
- 关键词:浸酸抑制剂清洁生产
- 室温自交联胺醚-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将功能单体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引入丙烯酸乳液大分子链中,并通过添加交联剂端胺基聚醚(简称胺醚),制得了可室温自交联的胺醚-丙烯酸乳液。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AAEM和胺醚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以粒径、分散系数、最低成膜温度以及胶膜的吸水率、耐溶剂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指标,探讨了AAEM-胺醚交联体系用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AEM-胺醚交联体系用量增加,胶膜的吸水率和断裂伸长率升高,拉伸强度降低,最低成膜温度从12.5°C降到8.0°C。
- 李亚敏强西怀刘爱珍邹巧育
- 关键词:丙烯酸乳液室温自交联吸水率
- 聚氨酯型不浸酸铬鞣助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剂用量为3%时,蓝湿革Ts达到最大值114.1℃,废液中铬含量低至1.96g/L;经硫酸溶液和NaCI溶液处理过后蓝湿革Ts下降显著,Na_2CO_3处理之后蓝湿革Ts轻微上升;与常规不浸酸铬鞣相比,助鞣之后的蓝湿革内铬含量增加,且分布均匀;扫描电镜观察蓝湿革纤维分散程度与常规差异不大.
- 强西怀刘爱珍许伟陈兴幸李亚敏
- 关键词:不浸酸铬鞣铬鞣助剂聚氨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