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蛋白
  • 2篇伊立替康
  • 2篇增殖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结肠
  • 2篇吉奥
  • 2篇肠癌
  • 1篇胆红素
  • 1篇蛋白质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抑制蛋白
  • 1篇异甘草酸镁
  • 1篇增殖侵袭

机构

  • 8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张辉
  • 2篇靳伟民
  • 2篇王成
  • 2篇金瑞
  • 1篇毛渭东
  • 1篇陈志娟
  • 1篇曾会
  • 1篇孙斌
  • 1篇赵立志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在胃镜与腹腔镜联合下完成手术,其中胃局部切除29例,远端胃切除2例,近端胃切除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20)ml、中位数42ml,手术时间为25-140min、中位数58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38-79h,中位数53h,术后住院时间为5-12天,中位时间5.7天。32例患者除1例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和另1例左侧胸腔积液外,其余30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证实此组病例均为胃间质瘤,均达到R0切除,核分裂象为(3.6±0.5)个/50个高倍视野,其中极低危组3例,低危组22例,中危组5例,高危组2例。7例中高危胃间质瘤病人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服药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2例患者短期随访1-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其中2例高危患者分别随访30及2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辉赵立志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腹腔镜胃间质瘤
miR-328-3p靶向PINK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miR-328-3p靶向PINK1基因对胃癌(GC)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机制,旨在为GC新型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G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新鲜标本(冻存于液氮罐内),对MGC-803胃癌细胞株进行培养,依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MGC-803细胞)、miR-328-3p组(转染miR-328-3p模拟物)、PINK1-pcDNA组(转染PINK1-pcDNA)、miR-328-3p+PINK1-pcDNA组(miR-328-3p和PINK1-pcDNA共转染)。RT-PCR检测胃癌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328-3p表达情况,对比各组PINK1蛋白及mRNA表达量、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Cyclin D1)表达、细胞侵袭情况。结果GC患者癌组织中miR-328-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PINK1-pcDNA组PINK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miR-328-3p+PINK1-pcDNA组(P<0.05)。miR-328-3p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Cyclin D1表达水平、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PINK1-pcDNA组、miR-328-3p+PINK1-pcDNA组明显低,对照组、miR-328-3p+PINK1-pcDNA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Cyclin D1表达水平、穿膜细胞数较PINK1-pcDNA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28-3p可通过靶向调控PINK1基因,明显抑制GC细胞增殖侵袭,为GC的新型靶向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
张辉靳伟民韩一梅金瑞
关键词:胃癌PINK1增殖
ZNF28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81(ZNF281)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于本院就诊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ZNF28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NF281蛋白高表达患者有74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高表达30例,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41例,癌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程度相比于正常组织明显要高(P<0.05)。远处转移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ZNF281蛋白表达情况明显高于非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 ZNF281蛋白表达和结直肠癌密切相关,表达越高,预示患者病情越重,尤其是出现远处转移患者,ZNF28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张辉
关键词:结直肠癌
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方法入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65例,选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滴,d1;替吉奥胶囊60 mg/m2,2次/d,d1~d14。每个周期21天,经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此组65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临床有效率32.3%(21/65),疾病控制率70.8%(46/65),中位缓解期为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此组患者不良反应为:①恶心、呕吐Ⅰ/Ⅱ度(63.0%);②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38.2%);③延迟性腹泻发生率为74.5%,其中严重36.0%(Ⅲ/Ⅳ度);④脱发Ⅰ/Ⅱ度(58.7%);⑤其他:口腔黏膜炎、皮肤毒性等(23.0%)。结论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方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对于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辉
关键词:伊立替康胃肿瘤肝转移癌
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与价值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联合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20年9月诊治的肝衰竭患者12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给予MGIG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给予MGIG联合SAM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Bil、ALT、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T、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腹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Me联合MGIG在肝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其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韩一梅陈志娟孙斌张珺王成张辉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腺苷蛋氨酸肝衰竭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VEGFR-3、APC、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肠腺瘤息肉病(APC)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行胃切除及胃镜活检标本130例,其中肠上皮化生35例、异型增生42例、胃癌53例,另选取同期32例胃癌手术标本断端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检测不同组织中VEGFR-3、APC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R-3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且异型增生组织中VEGFR-3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APC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VEGFR-3阳性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VEGFR-3和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APC蛋白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且VEGFR-3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胃癌的发生、发展。
张辉金瑞郑鸾鸾毛渭东
关键词:癌前状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TNM分期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TNM分期的影响.方法 入组进展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72 例,选用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分析治疗前后TNM分期的变化,运用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客观评价疗效.结果 此临床研究组化疗前后通过CT及EUS 检查分析TNM分期降期患者35例,降期率48.6%(35/72).结论 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对TNM分期改善明显,对于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辉
关键词:伊立替康新辅助化疗
松果菊苷对结肠癌SW480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结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以松果菊苷0(作为空白对照)、10、25、50μmol/L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24 h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BrdU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2)体内实验:将6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每组15只。给予所有裸鼠背部皮下注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悬液构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同时,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裸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松果菊苷溶液,空白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28 d。记录裸鼠存活情况和移植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瘤中Ki6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法测定移植瘤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移植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松果菊苷10、25、50μmol/L组细胞克隆数量、BrdU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增加,侵袭细胞数目和划痕闭合率均降低,呈剂量依赖性,松果菊苷25、5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裸鼠存活率均增加,移植瘤体积均减小,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均增加,移植瘤中VEGF、Ki67、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均降低,E-cadherin、cl-caspase-3和cl-caspase-9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或P <0.01),呈剂量依赖性,松果菊苷25、50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松果菊苷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移植瘤裸鼠存活,其机制与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调控上�
韩一梅靳伟民曾会王成张辉
关键词:松果菊苷结肠癌细胞侵袭细胞转移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