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大学生安全感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安全感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和洛克·华莱士婚姻(恋爱)关系调试测定两份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某论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安全感、人际安全感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P<0.05);有恋爱史的大学生在总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上高于无恋爱史的大学生(P<0.05);总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对恋爱关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大学生安全感存在学历和恋爱经历差异,安全感能较好地正向预测恋爱关系满意度。
- 张晓霞黄丽
- 关键词:安全感
- 大一新生个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团体依恋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团体依恋问卷(GAS)、人际问题量表(IIP-32)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团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依恋焦虑、回避分别与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问题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在同时考虑团体依恋时,个体依恋焦虑对人际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虽显著但已减弱.说明团体依恋在个体依恋对人际问题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周春秀张晓霞孙小菲黄丽
- 关键词:中介作用
-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被引量:2
- 2016年
- 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和理解,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加工和自上而下的社会认知调节过程。文章阐释了共情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心理加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并分析了两种心理加工过程的关系。只有分别考察共情的两种心理加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并加以对比,才能真正揭示共情这一复杂心理结构的本质和机制。
- 张晓霞黄丽李梅
- 关键词:共情镜像神经元
- 大学生当事人早期亲子依恋的质性研究
- 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国内虽然对依恋已有一定的研究历史,但是大都是使用问卷法、实验法进行相关研究,对依恋进行质性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国外依恋理论的临床实践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国内依恋理论的临床...
- 张晓霞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
- 结构式团体辅导对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索结构式团体辅导(团辅)对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改善的效果,为改善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杭州某大学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名)和对照组(46名)。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2 h的结构式团辅,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团辅前分别对2组被试施测关系问卷(RQ)和人际问题量表(IIP-32),团辅结束后对2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和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GTFQ)。结果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5,P<0.01);实验组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团辅后人际问题总分低于团辅前(t=2.942,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05)。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个体的人际问题干预后的疗效因子得分最高为存在意识,为(21.29±4.23)分。结论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的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 周春秀孙小菲张晓霞黄丽
- 关键词:人际关系干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