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5篇骨折
  • 2篇疼痛
  • 2篇下肢
  • 2篇满意度
  • 1篇多模式
  • 1篇行为转变理论
  • 1篇血栓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游离皮瓣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护理
  • 1篇肢体
  • 1篇质量管理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身体

机构

  • 7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朱亚楠
  • 3篇董国锋
  • 2篇张燕燕
  • 1篇李俊明
  • 1篇王爽
  • 1篇王伟
  • 1篇黄贺军
  • 1篇宛磊
  • 1篇赵翠梅
  • 1篇邵巧云
  • 1篇张丹
  • 1篇张阳

传媒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镇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12及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护理满意度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结论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升其镇痛护理满意度。
朱亚楠赵欢欢刘静
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疼痛程度满意度
一种下肢游离皮瓣可调节式支被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肢游离皮瓣可调节式支被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呈弓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横杆和弓形杆,横杆和弓形杆固定连接,支撑架上设有护垫,本发明通过...
董国锋李丹邵巧云朱亚楠张丹赵欢欢
文献传递
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撬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撬拨内固定技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科共收治4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侧19例,右侧28例,双侧1例.均采用腕部桡...
黄贺军张燕燕朱亚楠宛磊戴鹏威王伟李俊明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42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并依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分别行髋关节置换术和胫骨平台钢板固定术,术后对照组患者(n=71)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71)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干预,术后14d比较便秘情况,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压疮、术后感染并发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流速明显大于对照组,DVT平均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总体健康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干预护理模式能通过饮食、行为模式的改变减少骨折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并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意识和行为。
张燕燕赵翠梅朱亚楠
关键词:下肢骨折下肢静脉血栓便秘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手术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模式镇痛护理。持续干预4 w后观察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夜间疼痛次数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夜间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朱亚楠董国锋李丹
关键词:跟骨骨折疼痛控制
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安装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侧支架,两个侧支架后侧底端之间通过底部固定横梁固定相连,两个侧支架后侧顶端之间通过顶部固定横梁固定相连,顶部固定横梁中间下方通过限位螺栓连接有调节坐板,侧...
董国锋王爽朱亚楠
文献传递
结构式护理法对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结构式护理法对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68例,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32例)、观察组(36例)。均予以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结构式护理法,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遵医行为、护理前后创口水肿情况、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率97.22%高于对照组78.13%(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水肿情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44%较对照组71.88%高(P<0.05)。结论:结构式护理法可提高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遵医率,利于促进创口愈合,缓解疼痛,提升对护理服务认可度。
朱亚楠张阳赵欢欢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骨折遵医行为护理工作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