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回顾性分析经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从而总结经验,指导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1-01~2017-07手术治疗的36例鞍结节脑膜瘤,按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分为两组,肿瘤位于鞍上中线且向前生长为主,采用额下入路,肿瘤偏向一侧生长或向后下方生长则采用翼点入路,比较两组不同手术入路的肿瘤全切率、视觉恢复程度、嗅觉保护情况、近期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结果:(1)额下入路因在显微镜下具有较为直观的手术视野,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全切率,但额下入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多于翼点入路。(2)视觉的恢复程度、其它相关并发症、嗅觉的保护方面、远期预后,经翼点入路均要优于额下入路。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恰当的手术入路,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提高鞍结节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尽量避免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垂体柄的直接损伤和供血穿通动脉的损伤,从而有利于视觉水平的恢复,并且极大限度的保留了嗅觉功能,患者能有较好的远期预后。
- 孔凡迪孙红丹王德超刘湘唐宽宇廉晓宇
-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经额下入路经翼点入路手术效果
- 人脑胶质瘤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探讨CD147和M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脑胶质瘤标本7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WHO分型,将其分为低级别组31例和高级别组39例。另选取20例脑外伤患者并作内减压切除的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与MMP-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CD147mRNA表达,并探讨CD14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CD147阳性表达率为75.71%,MMP-2阳性表达率74.29%,两者存在相关性(r=0.870,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CD147mRNA表达水平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级别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CD14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5年患者CD14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中CD147和MMP-2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为患者临床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张明石梁艳秋李明军刘劲睿王德超李晓飞
- 关键词:脑胶质瘤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
-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睾酮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睾酮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5年6月我院脑胶质瘤患者80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颅脑良性肿瘤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检测术前和术后3天、术后1周患者睾酮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各病理类型睾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睾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术后一周研究组睾酮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睾酮水平与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睾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会出现睾酮水平紊乱,当睾酮水平明显增高时应警惕脑胶质瘤的可能性。
- 张明石李晓飞张世华李明军刘劲睿王德超
- 关键词:脑胶质瘤睾酮水平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SHR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只。胶原酶大脑尾状核注射制备大鼠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模型。出血后48 h,冰上取脑。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中Th17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同时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炎症反应的诱导和发生与Th17细胞的参与密切相关,Th17细胞促进了脑出血后的病理进程;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分泌增加实现的。
- 张明石李晓飞李明军毕胜王德超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炎症反应TH17
- 枸杞多糖联合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对大鼠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MZ组和LBP+TMZ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分别于颅内接种C6脑胶质瘤细胞。TMZ组给予TMZ灌胃,LBP+TMZ组给予TMZ及LBP分别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干预28d后测量肿瘤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RT-PCR检测Foxp3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6脑胶质瘤组织Th17、Treg细胞比率。体外培养C6脑胶质瘤细胞,分为模型组、TMZ组和LBP+TMZ组,培养72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IL-17水平和细胞Foxp3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LBP+TMZ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TMZ组(P<0.05)。LBP+TMZ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TMZ组(P<0.05)。LBP+TMZ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TMZ组显著降低(P<0.05)。LBP+TMZ组Treg细胞比率较TMZ组减少(P<0.05),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TMZ组(P<0.05)。结论:LBP联合TMZ可有效抑制大鼠脑胶质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细胞Th17、Treg的表达有关。
- 李晓飞刘劲睿廉晓宇王德超张明石
- 关键词:脑胶质瘤枸杞多糖替莫唑胺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