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进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奇霉素与羚贝止咳糖浆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与羚贝止咳糖浆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羚贝止咳糖浆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痊愈率(52.4%)和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23.8%)和总有效率(81.0%)。治疗前两组患儿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2水平分别为(40.56±6.19)pg/m L、(29.69±4.15)pg/m L,高于对照组的(26.58±3.57)pg/m L、(21.64±2.37)pg/m L(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6水平分别为(35.26±4.19)pg/m L、(49.51±6.62)pg/m L,低于对照组的(56.75±6.37)pg/m L、(59.61±7.23)pg/m L(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羚贝止咳糖浆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治疗时间。
- 黄彩虹闫凡白进
- 关键词: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94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神经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儿惊风七厘散。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10 d。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腹痛、腹鸣、恶心呕吐及腹泻的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含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腹痛、腹鸣、恶心呕吐及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F、NGF及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E、MBP、hs-CRP、IL-4、IL-8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疗效较好,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水平。
- 白进王英娟亢相逢雷伟师改芳丁貂刘艳贺译平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喜炎平神经损伤
- 清热止惊汤治疗热性惊厥患儿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清热止惊汤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热性惊厥患儿134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清热止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的控制效果以及治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退后2周、4周的脑电图、心肌酶、惊厥复发率、症状体征平均积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造成患儿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复杂性惊厥、遗传及贫血。结论:清热止惊汤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体征,有效的控制惊厥状态,且复发率低。
- 刘艳白进
- 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抗氧化剂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喂服或肌肉注射,1次/d,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与高压氧治疗,方法及疗程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情况、临床疗效、发作频率及程度、自由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PaO_2、PACO_2、FEV1、FEV1/FVC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FEV1%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发作总次数更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hs-CRP、TNF-α、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hs-CRP、TNF-α、SOD、CAT、LPO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中的自由基。
- 白进刘艳黄彩虹周小燕乔文兴
- 关键词:抗氧化剂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儿童
- 接种疫苗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严重程度及基因型的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严重程度及基因型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70例。收集患儿粪便标本,-70 ℃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RV,抗原阳性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血清G和基因P分型。结果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共计170例,先前接种过疫苗患儿20例,未接种过疫苗患儿150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以冬春季多发,共有110例在冬春季感染。不同月龄段儿童在接种Rotateq疫苗、呕吐持续时间、24 h内呕吐发作次数、腹泻持续时间、24 h内腹泻发作次数和CO2结合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种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在年龄、呕吐持续时间和24 h内呕吐发作次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种疫苗后不同时间段、年龄段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基因型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轮状病毒G4P[6]、G1P[4]P[8]、G1G4P[6]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接种疫苗后可显著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严重程度,且接种疫苗后不同时间段、年龄段轮状病毒G/P基因型分布会发生改变,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
- 刘艳白进
- 关键词:接种疫苗轮状病毒性肠炎基因型
- 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腹泻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各组疗效;观察各组患儿发热、恶心、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时间;检测患儿外周血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治疗期间观察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观察组各类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
- 白进黄彩虹张斌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疗效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紫癜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改善时间、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7.74±1.26)、(3.24±1.13)、(3.72±1.12)d,对照组分别为(8.56±1.32)、(5.42±1.27)、(5.48±1.13)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0、TNF-α、IgA、IgM及IgE水平分别为(23.71±7.14)、(40.73±9.91)、(47.72±7.14)、(2.55±0.45)、(1.11±0.34)、(108.32±17.17)g/L,对照组分别为(27.44±7.22)、(53.31±16.24)、(62.17±7.24)、(3.54±0.43)、(1.28±0.33)、(48.32±17.17)g/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 王英娟苏乐贺巧峰白进白涛敏
- 关键词:甲泼尼龙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免疫球蛋白类
- 艾司洛尔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术中A组患儿每1 L的St.Thomas'Ⅱ心脏停搏液中另加入1.5 ml艾司洛尔(规格为250 mg/ml),B组患者则加入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术后前4 h的收缩压、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多巴胺及肾上腺素使用量。监测患儿术后第1日和第1周的LVEF和心输出量。结果 2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有39例(87%)患儿术后使用强心药,使用强心药比例低于B组45例(100%,P=0.026)。在手术过程中,A组的CK-MB水平为(92.1±2.1)U/L,低于B组的(110.9±4.5)U/L(P﹤0.05)。另外,A组术后1周的LVEF及心输出量高于B组(P均﹤0.05)。结论艾司洛尔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够减少患儿术后强心药的使用,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并增加患者术后1周的LVEF和心输出量。
- 穆亚宁白进黄彩虹张孝兴
- 关键词:艾司洛尔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