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巍巍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苦参素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苦参素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5mg/ml、1mg/ml、2mg/ml、4 mg/ml、8 mg/ml的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24h、48h、72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合适浓度(0.5mg/ml、1mg/ml、2mg/ml、4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real-time qRT-PCR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im mRNA表达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0.5mg/ml、1mg/ml、2mg/ml、4mg/ml、8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各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0.5mg/ml、1mg/ml、2mg/ml、4mg/ml苦参素作用后,各实验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促凋亡蛋白Bim mRNA表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苦参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提高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有关。
- 黄桂柳黎梨黄赞松周喜汉冯巍巍
- 关键词:苦参素肝细胞癌HEPG2细胞细胞凋亡
- 苦参素增强多柔比星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目的:建立耐药株HepG2/ADM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苦参素与多柔比星干预,探讨苦参素(oxymatrine,OM)能否增强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其可能机制。方...
- 冯巍巍
- 关键词:ABCB1P-GPBECLIN1苦参素多柔比星
- 文献传递
- Beclin1基因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其能降解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蛋白,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自噬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其既能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和保护,又可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而Beclin1是重要的自噬相关基因,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调节自噬状态,其表达改变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并与化疗耐药相关。了解Beclin1的结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将会为消化道肿瘤的检测、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策略。
- 冯巍巍黄桂柳季科黄赞松覃月秋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自噬自噬基因BECLIN1
- 白细胞介素-33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2005年,白细胞介素(IL)-33作为孤儿受体ST2的配体蛋白首次被发现,并被证实属于IL-1超家族新成员,为IL-1家族中的第11种细胞因子,因此将其命名为IL-1F1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IL-33通过促进辅助性T细胞(Th)2、Th1型免疫反应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IL-33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林玛丽蔡旭龙冯巍巍曹珊林娜刘运广
-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白细胞介素-33
- 培养创新型医科研究生应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被引量:17
- 2016年
- 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之一,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目的是培养临床或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将研究生教育成全面型与创新型人才,而医学人文教育对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创新教育与医学人文的内涵,阐述了强化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目前医学人文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氛围的隐形作用、注重本校师资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与导师的作用、优化录取与评价机制,来构建医学人文教育新平台。总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合二为一是一条好路径。
- 冯巍巍黄桂柳黄赞松
- 关键词:创新教育医学人文
- 小儿不典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一例
- 2017年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pseudohypertrophic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最严重的一型,且无种族或地域差异,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致死性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是男性患病,女性携带突变基因,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典型的临床特征,在活产男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3500,主要有两种类型发生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即Duchenne和Becker月几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近期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 林玛丽蔡旭龙李东秀冯巍巍林娜
- 关键词: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隐性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