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扩散峰度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DKI与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病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DKI、DWI序列、动态增强序列检查,通过分析MD、MK、ADC参数值研究对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共检出58个病灶,其中有23个良性病灶,35个恶性病灶。良性病灶的ADC值为1.45±0.32×10^-3mm^2/s,恶性病灶的ADC值为0.92±0.16×10^-3mm^2/s;良性病灶的MD、MK值分别为1.53±0.21×10^-3mm^2/s,0.48±0.19,恶性病灶的MD、MK值分别为1.07±0.14×10^-3mm^2/s,0.89±0.15。恶性病灶的MD值与ADC值均低于良性病灶,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的MK值高于良性病灶,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KI、DWI的参数MD、MK、ADC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 汪林陈向荣许淑惠连涛林钱森余梅英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乳腺肿瘤
- 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的扩散峰度表现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额顶叶脑白质扩散峰度表现,并评价高级别Fazekas的病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白质病的46例患者的扩散峰度成像(DKI)资料,Fazekas 0~3级,比较其额顶叶正常脑白质及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_k)、轴向扩散峰度(Ka)、径向扩散峰度(Kr)、轴向扩散系数(Da)、径向扩散系数(Dr)加权值的差异。结果 1病灶加权MD、Ka、Dr与Fazekas分级呈正相关(r=0.795、0.863、0.668,P〈0.05),加权MK、Kr、Da与Fazekas分级呈负相关(r=-0.616、-0.682、-0.807,P〈0.05);2额顶叶正常白质各DKI参数MK、MD、FA、FAk、Ka、Kr、Da、Dr加权值与Fazekas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3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正常白质各参数MK、MD、FA、FA_k、Ka、Kr、Da、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azekas 0级与Fazekas 3级组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病灶MK、MD、FA、FA_k、Ka、Kr、Da、Dr的加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Fazekas 3组额顶叶病灶的加权MK值与FA值、加权Kr与FA值呈正相关(r=0.69、0.72,P〈0.05),加权Kr值与Dr值呈负相关(r=-0.95,P〈0.05)。结论 DKI能早期反映额顶叶正常白质扩散峰度变化的差异,能先于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敏感地探测出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病变;DKI可以发现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扩散峰度的变化特点。
- 叶德湫陈向荣黄永础许淑惠连涛蔡建忠
- 关键词:脑白质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缺血
- 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经我院术后病理证实腮腺肿瘤的患者,其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12例,术前均采用GE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检查、DWI、DCE-MRI序列扫描,通过GE ADW 4.6工作站分析DWI、DCE-MRI成像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版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并获得诊断阈值。结果:腮腺恶性肿瘤的ADC值低于良性,多形性腺瘤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及Warthin瘤,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Warthin瘤ADC值与恶性肿瘤接近,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IC曲线中38例腮腺良性肿瘤有24例为A型,有6例表现为B型,有8例表现为C型,12例恶性肿瘤11例为C型,1例表现为A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I_(pre)、SI_(peak)、SI_(max)、SI_(5min)这四个参数在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W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时,在C型曲线中,以ADC值小于0.913×10^(-3)mm~2/s诊断为腮腺恶性肿瘤,曲线下面积0.746,敏感性91.7%,特异性67.6%。结论:ADC值及C型曲线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中存在一定的重叠,通过建立DWI与DCE-MRI联合诊断模型,可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 颜晓兰叶德湫陈杰云连涛赵育财
- 关键词:腮腺磁共振成像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肝损害的MRI诊断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肝损害的诊断价值,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7.4-2021.4期间到我院进行乳腺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并使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患者乳腺癌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后肝损害情况进行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MRI形态学表现。结果:经乳腺癌MRI检查发现,化疗前80例患者肿瘤形态多表现为不规则状,肿瘤边缘多呈边缘毛刺或不光整,六成以上患者肿瘤直径超过2cm以及淋巴结出现转移。化疗后目标病灶消失9例,肿瘤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淋巴结转移未出现新增。化疗后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后发现;肝脏形态基本正常的患者有21例,出现弥漫性肿大的患者共34例,出现肝左叶和肝尾叶增大的患者有25例;35例显示非均匀性增强,多数患者出现胆囊形态缩小、胆囊壁增厚等现象,且胆囊窝可见积液;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均呈现T1WI肝实质的大片状或斑片状低信号,而T2WI信号则略高;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MRI诊断符合率为100%(80/80)。结论:MRI在乳腺癌前期诊断和后期化疗效果评估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肝脏病灶的变化情况,针对肝损害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能够为临床实施肝损害诊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可将其作为相关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 黄日升陈冠峰潘灿玉连涛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肝损害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诊断
- 临床研究DWI联合DKI、SWI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初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腮腺肿瘤的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48例、恶性肿瘤患者22例,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DWI、DKI、SWI序列扫描,通过工作站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 MK)值、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 Kr)值、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 Ka)值、肿瘤周围静脉分布、磁敏感信号强度(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 ITSS)等级、最大静脉直径Dv-max等功能成像指标。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并获得诊断阈值。结果 腮腺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及Warthin瘤的ADC平均值[分别为(0.912±0.337)×10^(-3) mm^(2)/s、(0.867±0.181)×10^(-3) mm^(2)/s]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ADC平均值[(1.837±0.318)×10^(-3) mm^(2)/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Warthin瘤的ADC平均值[(0.867±0.181)×10-3mm2/s]与恶性肿瘤ADC平均值[(0.912±0.337)×10^(-3) mm^(2)/s]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恶性肿瘤的MK、Kr、Ka平均值(分别为1.6772±0.5639、1.7327±0.5135、1.3325±0.4350)高于良性肿瘤MK、Kr、Ka平均值(分别为0.8083±0.2732、0.8821±0.3000、0.6776±0.222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腮腺良性肿瘤静脉分布以周边分布为主,恶性肿瘤以中央分布为主,良性肿瘤ITSS等级以1级为主,恶性肿瘤ITSS等级以2~3级为主,恶性肿瘤的Dv-max高于良性肿瘤,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I、DWI、SWI联合诊断模型中,以MK>1.0400、Kr>1.1500、Ka>0.867
- 颜晓兰叶德湫陈杰云刘佶阳连涛
- 关键词:腮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 塞来昔布对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疗效及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究
- 目的 目的:探究塞来昔布对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traumatic myositis ossificans,TMO)的疗效及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方法:制备TMO SD大鼠模型,将40只建模大鼠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 曾荣东柳明忠郑锦阳张志珊连涛许志通
- 关键词:塞来昔布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炎症骨形态发生蛋白-4
-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DWI在原发性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HG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PCNSL和25例HGG患者的常规MRI表现、DWI表现,并测量肿瘤实质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例PCNSL在DWI上肿瘤实质10例表现为均匀高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肿瘤实质平均ADC值为(0.75±0.04)×10-3mm^2/s。25例HGG在DWI上肿瘤实质17例呈高信号,5例呈稍高信号,3例呈等、稍低信号,肿瘤实质平均ADC值为(1.08±0.63)×10^(-3)mm^2/s。PCNSL与HGG肿瘤实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结论:测量肿瘤实质ADC值并结合常规MRI有助于PCNSL与HGG的鉴别诊断。
- 黄日升陈杰云陈冠峰连涛杨子江陈向荣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
- IVIM定量分析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探讨采用IVIM-DWI技术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乳腺癌患者和3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评估、进行IVIM-DWI成像,并获得ADC值和IVIM-DWI多参数值;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之间ADC及IVIM-DWI多参数值的差异;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之间ADC及IVIM-DWI多参数值的定量检测情况。结果发现,(1)ROC曲线显示,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方面,D值曲线下面积大于ADC、D^*和f(P<0.05);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4种指标单独预测(P<0.05);(2)ER和PR阴性组肿瘤组织中的D值低于阳性组,D^*值高于阳性组(P<0.05);Ki67<14%组,肿瘤组织中的ADC值和D值高于Ki67≥14%组,D^*值低于Ki67≥14%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f值,HER-2阳性组高于HER-2阴性组(P<0.05);(3)不同分型乳腺癌之间ADC值、D值、D^*值及f值存在差异,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组呈现较低的ADC值、D值和较高的f值(P<0.05)。IVIM是一种有价值的磁共振技术,可用于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区分乳腺癌分子亚型。通过IVIM参数了解乳腺癌特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评估乳腺癌的新方法。
- 汪林陈向荣许淑惠连涛林钱森余梅英
- 关键词:分子亚型
- PDCA循环配合药学干预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对医院麻醉药管理中PDCA循环配合综合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集PDCA循环配合综合药学干预应用前后1年医院麻醉药管理信息,将应用前1000份入组处方(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对照组,将应用后1000份入组处方(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观察组,以1种麻醉药为例统计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PDCA循环配合综合药学干预价值。结果(1)观察组合格用药率99.00%、处方调配合格率99.20%、登记信息完整率98.90%,均高于对照组95.20%、93.40%、96.50%,差错发生率0.40%,低于对照组5.20%(P<0.05);(2)观察组环境质量、操作质量、管理质量、培训质量、服务质量评分[(89.94±4.31)分、(91.21±5.66)分、(91.14±7.33)分、(90.22±6.36)分、(89.88±7.43)分],高于对照组[(84.58±4.54)分、(86.14±6.77)分、(84.36±7.47)分、(82.65±5.28)分、(84.47±5.69)分](P<0.05);(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2.60%,与对照组8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麻醉药管理中PDCA循环配合综合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能够保证用药合理、安全,也能够从多层面提高麻醉药管理质量,增加患者对麻醉药服务的满意程度。
- 黄小玉连涛
- 关键词:用药安全药学干预麻醉药药物管理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