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冀邯 作品数:15 被引量:69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重组胸腺素α1对流感疫苗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胸腺素α1(Recombinant human thymosinα1,rhTα1)对免疫低下小鼠接种流感疫苗后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疫苗组、环磷酰胺+疫苗组、环磷酰胺+疫苗+rhTα1低浓度(0.2 mg/kg)组、环磷酰胺+疫苗+rhTα1中浓度(0.4 mg/kg)组、环磷酰胺+疫苗+rhTα1高浓度(0.8 mg/kg)组。经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共3次,隔天给药;肌肉接种流感疫苗,1.8μg血凝素/只;皮下注射低、中、高浓度rhTα1,0.2 ml/只,每周2次,连续4周。动态监测各组小鼠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并观察小鼠脾脏指数及脾脏形态学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疫苗组相比,环磷酰胺+疫苗组小鼠体内HI抗体效价降低,脾指数降低,脾脏组织病理形态退化;与环磷酰胺+疫苗组相比,环磷酰胺+疫苗+rh-Tα1各浓度组HI抗体效价升高,小鼠脾指数增加,脾脏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重组胸腺素α1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流感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寻找适合免疫低下人群的疫苗增强剂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王冀邯 王槐栋 胡亚 黄红兰 聂李亚 李凡关键词:胸腺素 流感疫苗 免疫力 血凝抑制试验 脾指数 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 min运动组、60 min运动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升高(P<0.05),CD8+T细胞百分数无显著改变(P>0.05);6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D4+T细胞百分数、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显著改变(P>0.05)。结论:中小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与适当运动能够加快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改善CD4+/CD8+T细胞亚群相关。 聂健 王冀邯关键词: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增殖 T细胞亚群 骨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基因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骨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对2016年1月~7月临床检出的34株 MDR-AB进行药敏分析,水煮法提取菌落DNA;以基因外回文重复序列(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REP)为引物进行PCR扩增(REP-PCR),对凝胶电泳条带进行分型分析。结果34株MDR-AB对17种抗生素中的15种药物耐药率在7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稍低为62%,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15%。REP-PCR 将34株MDR-AB分为Ⅰ,Ⅱ和Ⅲ三个基因型,其中Ⅰ型为主要的流行型别。结论骨科医院 MDR-AB感染情况严重,且主要由同一种基因型构成,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监测耐药性变迁,避免院内传播。 赵和平 王冀邯 蒋文艳 张蓓 赵静 于燕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同源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microRNA表达及靶基因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女性外周血及骨组织中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并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分析,为研究PMOP发病机制、筛选早期诊断标志物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获取公共数据平台NCBI-GEO DataSets中的PMOPmiRNA研究数据:第一组为GSE64433数据集,包含23例PMOP患者及25例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miRNA表达谱;第二组为GSE74209数据集,包含6例PMOP患者及6例对照者的股骨颈骨组织样本miRNA表达谱.运用R/Bioconductor进行数据处理及差异miRNA分析,筛选每组中PMOP与对照者间表达倍数改变>2,P<0.05的miRNA为组间差异表达miRNA.结合TargetScan、miRDB、miRTarBase数据库进行miRNA靶基因预测,选取在三个数据库中均存在的靶基因,运用Cytoscape绘制并分析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图.结果在第一组中(GSE64433数据集),PMOP外周血筛选出224个差异表达miRNA(75个上调miRNA,149个下调miRNA);在第二组中(GSE74209数据集),PMOP股骨颈骨组织中筛选出132个差异表达miRNA(58个上调miRNA,74个下调miRNA).将第一组及第二组中的差异miRNA取交集,得到8个miRNA在PMOP均呈下调改变,共调控327个靶基因,且其中10个靶基因受到两个miRNA的共同调控.结论PMOP 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中的核心miRNA及受到多个miRNA共同调控的靶基因可能在其发病与进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作为疾病分子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这对PMOP的发生发展、诊断标志物筛选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等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黄大耿 郝定均 张峰 贺宝荣 孙宏慧 赵勤鹏 刘翠翠 王冀邯关键词:微RNAS 调控网络 绝经前后不同骨密度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低骨密度、高骨密度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低骨密度、高骨密度人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下载公众数据平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的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集NCBI-GEO Data Sets-GSE56815,运用R/Bionconductor分析原始数据,选取差异倍数>1.5,P<0.05的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运用Medcalc及SPSS统计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一基因检测及联合基因检测对低骨密度、高骨密度人群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在绝经前女性中,低骨密度、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着58个差异基因(18基因上调、40基因下调),且FOLR3&ITGB3&ABO&IGHM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不同骨密度女性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在绝经后女性中,低骨密度、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着75个差异基因(21基因上调,54基因下调),且TACSTD2&MMP8&LILRA5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不同骨密度女性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结论绝经前后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不同,低骨密度组与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在绝经后女性中差异变化更为显著,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基因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不同骨密度女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王冀邯 王阳阳 于燕 赵和平关键词:绝经 外周血单核细胞 基因表达谱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银花泌炎灵片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检测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通过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探讨其抑菌机理。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和20株泌尿系统感染者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绘制KCs。结果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都具有抑菌活性,MIC50-90均为50~100 mg/mL;从绘制出的KCs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可以使细菌对数生长期延迟出现,并缩短细菌平台期。结论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初步抑菌机理可能与其延长细菌的分裂周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关。 胡亚 王冀邯 张晓天 王槐栋 赵春燕 王放关键词:银花泌炎灵片 大肠埃希菌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机理 血栓心脉宁片抑制急性血瘀大鼠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体外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次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血栓心脉宁片高、中、低剂量组对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均有抑制其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与脑心通胶囊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张晓天 李敏 胡亚 王槐栋 王冀邯 王放关键词:血栓心脉宁片 急性血瘀大鼠 血液流变学 血栓形成 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例与健康对照组7例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DNA,16S rRNA基因扩增,I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菌群种类要多于对照组,且两组人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肠道菌群种类有一定的重叠性;Alpha多样性指标中的赵氏指数及艾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中的层级聚类能够将两组样本进行鉴别区分;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样本在门、科、种分类水平的部分肠道菌群含量存在差异(P<0.05),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科、丛毛单胞菌科、厌氧绳菌科、毛螺菌、优杆菌等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所占比例要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6S rRNA测序有助于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骨质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王飙 赵和平 高文杰 李鑫 梅洋 乔蓉 骞雨 王冀邯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RRNA 测序 吡格列酮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录公众数据平台NCBI下基因芯片数据集GSE32536,采用R语言中的limma算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运用DAVID在线注释平台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存在着44个差异表达基因(fold change≥1.5),包含40个上调基因,4个下调基因。40个上调基因属于胞外区细胞组分(GO-CC,P<0.01),它们主要参与了行为、运动行为、离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GO-BP,P<0.01),发挥了底物通道活性、跨膜转运体活性等分子功能(GO-MF,P<0.01)。结论应用PIO能够改变AD大鼠的海马组织基因表达,促进大鼠的行为能力,改善认知功能。 张蓓 于燕 王冀邯 赵和平关键词:吡格列酮 阿尔茨海默病 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分子互作网络的MMPs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MMPs相关分子互作网络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10对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芯片筛选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结合BioGRID数据库,构建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的MMPs相关分子互作网络。结果胃癌中多个MMPs家族成员及其互作网络中的18个基因均呈高表达状态,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通路和癌症细胞的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结论高通量组学及相关数据库、分析工具的结合有助于构建癌症中表达异常的分子互作网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分子学机制基础。 许建婷 金浩范 王冀邯 牛超 高长曌 王国庆 李凡关键词:MMPS GO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