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栋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护士
  • 1篇医院护士
  • 1篇应激
  • 1篇社会支持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感
  • 1篇钛板
  • 1篇髋臼
  • 1篇髋臼骨
  • 1篇髋臼骨折
  • 1篇效能感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列线图
  • 1篇领悟社会支持
  • 1篇解剖钛板
  • 1篇累及
  • 1篇后柱
  • 1篇护理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董栋
  • 3篇许娜
  • 2篇林源
  • 2篇秦立宁
  • 1篇黄静
  • 1篇杨春玲

传媒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H形解剖钛板治疗累及后壁/后柱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应用新型H形解剖钛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患者13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53.04±12.85)岁,包括试验组(新型H形解剖钛板固定)68例和对照组(常规解剖钢板固定)6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通过Matta评估标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30例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试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85±1.12)w]短于对照组[(17.44±1.05)w](t=13.567,P<0.001);试验组术后1.5年Harris评分[(90.96±5.44)分]高于对照组[(85.62±3.75)分,t=6.455,P<0.001];Harris评分优良率(82.35%)高于对照组(59.67%,χ^(2)=8.190,P=0.00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复位率,满意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应用新型H形解剖钛板固定稳定,并发症少,骨折复位和愈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秦立宁许娜董静董栋林源
关键词:后柱髋臼骨折疗效
基于骨科护理应用发展的新型材料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近年来骨科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对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造就了现在骨科生物医用材料的飞速发展,其在治疗以及术后骨科护理中有了极大的应用。同时,3D打印材料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有了巨大的用武之地。而可吸收可降解的高分子医用材料具有无毒、终产物可排除的特点。近年来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主要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壳聚糖、胶原蛋白等)和人工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交酯、聚羟基丁酸酯等)。该文对以上高分子材料进行介绍,并对医用骨科材料的未开发展做出展望。
秦立宁许娜董静董栋林源
关键词:骨科护理高分子材料
北京市某医院护士应激与自我效能感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应激与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398名手术室护士及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应激源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位、职龄、领悟社会支持之间都有相关关系(P<0.05)。朋友和他人支持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更显著(P<0.05)。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应激水平均高于病房护士,但手术室护士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于病房护士。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效能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护士可以通过调节应激、自我效能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董栋
关键词:应激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护士
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构建护士群体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WMSDs)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对护士WMSDs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参考工具。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择北京市25所医院的105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WMSDs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将所有调查对象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715)和验证集(n=304),训练集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风险模型的预测能力,并用验证集验证。最终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9份,有效回收率为97.05%。结果1019名护士群体WMSDs的周发生率为84.0%(856/1019),年发生率为86.7%(883/1019);颈部是WMSDs发生率最高的部位,其周发生率与年发生率分别为70.3%(716/1019)和70.1%(714/1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P<0.001)、紧张的工作氛围(P<0.001)、前倾的颈部姿势(P=0.002)、每日从事同样的工作(P=0.039)、需要常与患者打交道(P=0.012)、背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P=0.002)是护士群体WMSDs周发生的风险因素;年龄≥40岁(P=0.001)、无安全防护培训(P=0.003)、高学历(P=0.041)、紧张的工作氛围(P=0.005)、大幅前倾的颈部姿势(P=0.008)、需要常与患者打交道(P=0.001)、工作涉及寒冷或气温变化(P=0.017)、休息时间不足(P=0.019)、经常替班(P=0.035)、工作中躯干经常重复同一动作(P=0.025)、手部弯曲(P=0.006)是护士群体WMSDs年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筛选变量分别建立预测护士群体WMSDs周发生与年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794(95%CI:0.750~0.838)与0.789(95%CI:0.718~0.860)。验证集进一步证实了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预测护士群体WMSDs周发生与年发生风险的AUC值分别为0.782(95%CI:0.729~0.835)与0.794(95%CI:0.721~0.868)。结论该列线图模型对护士群体WM
许娜杨春玲董栋谭丽丽蒋爱争秦丽宁黄静
关键词:护士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