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帅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损
  • 4篇腓骨
  • 4篇腓骨移植
  • 4篇外科
  • 4篇显微外科
  • 4篇坏死
  • 4篇骨头
  • 4篇骨移植
  • 4篇股骨
  • 4篇股骨头
  • 3篇动脉
  • 3篇血管游离
  • 3篇游离腓骨
  • 3篇游离腓骨移植
  • 3篇皮瓣
  • 3篇吻合血管
  • 3篇吻合血管游离...
  • 2篇血性
  • 2篇手术
  • 2篇手指皮肤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董帅
  • 9篇蔡喜雨
  • 6篇郑水长
  • 3篇吴庆菊
  • 3篇李杰
  • 2篇李杰
  • 2篇李毅
  • 1篇朱宇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逆行转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及小腿近端创面12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膝部及小腿近端创面的临床经验及技术要点。方法1998年9月至2014年7月,接受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膝部及小腿近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共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进行同颐性分析。全部病例都回院复查并得到随访。结果木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15个月,皮瓣颜色及质地良好,功能恢复理想。结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膝部及小腿近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蔡喜雨董帅朱征威郑水长李杰胡大蛟吴庆菊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股前外侧皮瓣显微外科
微创双切口在腕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大鱼际肌萎缩、捏力下降伴对掌功能障碍,均采用微创双切口治疗,术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均无血管、肌腱及神经损伤,无血肿、弓弦状畸形等发生,平均随访2年,20例大鱼际肌萎缩得到明显改善,无瘢痕挛缩、烧灼样感和掌侧痛等症状发生。结论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郑水长赵领峰朱宇李毅李高磊董帅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双切口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技术总结及手术器械改进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free vascularized fibular grafting,FVFG)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技术,以及改进的手术器械在术中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月,采用改进的手术器械行FVFG治疗ONFH患者35例(47髋)。男24例(32髋),女11例(15髋);年龄22~43岁,平均34岁。单髋23例,双髋12例。病程5~9个月,平均7个月。ONFH类型:酒精性25髋,激素性12髋,创伤性3髋,特发性7髋。术前行X线片检查,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3髋,Ⅱ期39髋,Ⅲ期5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8.2±6.1)分。结果术中切取腓骨时间为15~35 min,平均25 min;手术时间90~20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00 m L,平均270 m 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7.3±5.7)分,较术前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38,P=0.000)。X线片复查示,腓骨瓣位置良好,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坏死改善9髋,无进展36髋,进展2髋。结论采用FVFG治疗ONFH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中应用改进的手术器械能提高手术效率。
董帅蔡喜雨朱征威
关键词: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器械
小型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01—2020-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带蒂和游离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的12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105例皮瓣成活,10例部分皮瓣坏死、5例皮瓣全部坏死的患者,经换药或再次修复创面愈合。术后105例患者获1~3 a随访,皮瓣外形、色泽良好,VSS评分为(2.02±0.24)分。结论小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受区皮瓣外形与功能。
郑水长蔡喜雨董帅李杰胡大蛟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技术
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2±1.4)岁。Ⅰ期清创后17例患者胫骨缺损长度均〉5 cm,Ⅱ期行骨搬移。结果 17例患者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5±0.7)个月。17例患者截骨延长长度为5~13 cm。5例断端Ⅰ期愈合,12例行断端清理植骨术后顺利愈合。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董帅蔡喜雨
关键词:骨搬移胫骨骨折骨缺损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采取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采用Harris评分工具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手术患者,平均游离腓骨时间(16.12±2.34)min,平均单髋手术时间(84.26±4.79)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32.56±10.25)ml,平均(髋部)切口长度(7.44±1.09)cm,平均住院时间(8.10±0.38)d。术前Harris评分为(66.42±4.71)分,术后(87.36±5.24)分,术后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董帅蔡喜雨
关键词:股骨头腓骨移植显微手术
影像学分析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ONFH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改进的手术器械行FVFG治疗的35例(47髋)ONFH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ARCO分期,记录不同分期手术前后影像学特征及Harris评分,评价术后影像学特征及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35例(47髋)获12~4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术后42髋影像学或Harris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股骨头坏死区有硬化、囊性、骨质疏松的Ⅰ、Ⅱ期改善较为明显、部分塌陷的Ⅲ期改善略差。结论对影像学显示股骨头坏死区有硬化带、透亮区及囊变的Ⅰ、Ⅱ期行FVFG治疗后效果明显,对表现"新月征"及塌陷的Ⅲ期效果略差。
朱征威蔡喜雨董帅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影像学
桥接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伴动脉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手指皮肤伴动脉缺损应用桥接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技术要点与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桥接静脉皮瓣游离移植手术治疗手指皮肤伴动脉缺损25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皮瓣成活及质地情况。结果 25例27个皮瓣均存活,部分皮瓣边缘坏死,予以换药后伤口愈合。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接近健指,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 尽管静脉皮瓣的存活机理仍不清楚,但游离靜脉皮瓣在修复小型软组织缺损方面,特别是应用桥接静脉皮瓣修复手指伴双侧指动脉损伤的软组织缺损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蔡喜雨郑水长胡大蛟李杰董帅吴庆菊朱征威
关键词:皮瓣断指再植动脉损伤
游离移植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移植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对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创面18例,应用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1.3 cm×2.1 cm^2.2 cm×3.8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术后出现动脉痉挛,经对症处理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8例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好,两点辨别觉5~8 mm,患指活动功能良好,供区直接闭合,呈线形瘢痕,腕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患者均在第6个月随访时进行手功能评价,优13例(72%),良3例(17%),中2例(11%).结论 游离移植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胡大蛟蔡喜雨李杰郑水长董帅朱征威
关键词: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手指皮肤缺损显微外科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85例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3年1月,用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植入彻底清除死骨的股骨头内及颈部的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85例120髋。男61例87髋,女24例33髋;年龄22—51岁,平均36.5岁。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Ⅰ期7髋(ⅠA2髋、ⅠB3髋、ⅠC2髋)、Ⅱ期98髋(ⅡA24髋、ⅡB39髋、ⅡC35髋)、Ⅲ期15髋(ⅢA9髋、ⅢB4髋、ⅢC2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2—71分,平均(60.21±6.85)分。术后行X线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术后获随访83例(117髋),随访12—42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为67~91分.平均(81.26±5.84)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X线片显示101髋(86.3%)有不同程度改善,12髋(10.3%)无明显变化,4髋(3.4%)恶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槽县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董帅蔡喜雨朱征威李杰郑水长胡大蛟李毅吴庆菊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游离腓骨移植HARRIS评分显微外科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