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涛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地毯
  • 2篇语境
  • 2篇织造
  • 2篇品牌形象
  • 2篇绿色经济
  • 2篇经济背景
  • 2篇广告
  • 2篇广告表现
  • 1篇地域性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角
  • 1篇身体
  • 1篇视觉
  • 1篇视觉传达
  • 1篇视觉语言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保护

机构

  • 9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庞涛
  • 2篇朱荔丽

传媒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包装工程
  • 1篇家具与室内装...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包装与设计
  • 1篇包装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设计尊重角度探讨品牌的视觉传达被引量:1
2009年
如今品牌的视觉语言已成为商品形象、企业形象、文化形象的承载体,并成为创造名牌,提高无形资产的重要手段。设计尊重从字面上理解为设计对人的尊敬、重视。从设计尊重角度来探讨品牌的视觉传达,不仅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前提条件,更有助于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
庞涛
关键词:视觉传达视觉语言文化形象
新农村建设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下,如何通过数字化途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采用设计艺术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关注艺术形式,又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不赘述非遗数字化保护理论,着重关注其文化内涵及民俗语境。结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置于新农村建设语境下进行分析,尤其是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共同思考,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虽然发展现状存在着困惑与悖论,但是其发展前景是可行的,那就是构建一个符合国情、民情、乡情的数字化保护方式,踏实稳健地开展保护之路。
庞涛朱荔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地域性
阿拉善地毯织造的身体可视性符号的阐释被引量:4
2020年
身体是人类感知文化的重要路径,身体可视性符号是传统技艺的表现媒介,其视觉表征与文化内涵是民族志的素材源泉。本文以身体实践及视觉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田野资料,探讨如何将视觉化的技艺现场文本化,尝试从三方面的身体可视性符号来进行阐释:以身体动态为基础的图像性符号;以尺度规范为标记的索引性符号;以行话、工具为延展的情感性符号。手工艺品的显性特征和手工技艺的隐性思维共同构成了可视性符号系统,材料是手工制品本身作为物的形态属性,包括分类、结构、呈现形式等,它遵循的是物理的秩序,是身体动作所发生的基础,而以弦律为动作秩序是工匠身体根据动机及自身习惯来规划的行为,它包括工序目的、手法、工具使用等过程,它遵循的是身体的文法,是潜意识的存在,具有丰富的美学表现力。当前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播,研究者需建立起对行为过程本身的深描,对于身体动态与细微符号的体知,关注不同视觉表征所隐蕴的情感、意图和功能,以"体物入微"的方式重新审视物与人的存在关系与意义,才能更好地认知传统技艺的手工活态特征。
庞涛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品牌绿色形象设计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绿色形象设计对品牌塑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企业应根据客观发展来确定品牌的位置和方向,使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价值产生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诉求、感性诉求等诉求方式,并运用联想法、直接展示法等广告表...
庞涛
关键词:绿色经济品牌形象广告表现
文献传递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从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并结合对我国部分景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的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力图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重新认识、整合资源、升华利用当地文化元素,探讨以多角度文化特征为核心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设计的路径与方法。并结合设计美学法则来素来塑造一个优秀旅游地区的品牌形象。
朱荔丽庞涛
阿拉善地毯织造传统变迁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立足"西北地毯文化圈"为背景,以技艺行为与场域变迁两种面向,追问阿拉善地毯织造传统的变迁动力,将"民间的坊"、"集结的厂"、"分散的纱"、"断流的人"四段时期进行对照,总结出技艺的承传是由生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决定的,织毯与用毯的民俗行为反映了人们生活世界的多种关系,国家、市场、社会与家庭是匠人命运及物的社会生命的塑造者,伴随多种力量的博弈,场域中的秩序与规则即是传统技艺存在与变异的动力机制。
庞涛
关键词:民俗场域
多学科视角下的伊朗地毯研究——以2001-2016年SID检索的代表性文献为样本
2017年
本文立足一带一路战略与振兴传统工艺的双重契机,探寻丝路另一端的波斯地毯,研究意在从"他者"的视角探寻伊朗地毯的文化特质,从而"自观"我国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文化生境。笔者依据2001年到2016年SID检索的伊朗地毯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类分析,通过结合历史地理分析法、艺术审美法则、文化人类学方法等理论,将研究动态归为三大类,综合反映了近15年来伊朗地毯研究的状况。伊朗地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文化互动的产物,既是社会生活的叙事,同时也是人的能动性体现。
庞涛
关键词:地毯文化研究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品牌绿色形象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绿色形象设计对品牌塑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企业应根据客观发展来确定品牌的位置和方向,使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价值产生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诉求、感性诉求等诉求方式,并运用联想法、直接展示法等广告表现手法,传达出品牌核心理念的基本信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庞涛
关键词:绿色经济品牌形象广告表现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的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现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个案并结合民俗学、艺术学的理论对阿拉善地毯进行探析。结论了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该项技艺的生存情况,考察它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审视它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分析并探究它的传承与保护对策是极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
庞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