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华

作品数:113 被引量:74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天文地球
  • 42篇生物学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有孔虫
  • 18篇古环境
  • 13篇地层
  • 13篇浮游有孔虫
  • 12篇盆地
  • 12篇古海洋
  • 11篇长江
  • 10篇碳酸
  • 10篇全新世
  • 10篇更新世
  • 10篇古海洋学
  • 10篇海洋学
  • 9篇塔里木盆地
  • 9篇碳酸盐
  • 9篇长江三角
  • 9篇长江三角洲
  • 9篇沉积物
  • 8篇化石
  • 7篇底栖有孔虫
  • 6篇新生代

机构

  • 6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8篇同济大学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南民族学院
  • 3篇台湾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上海科技馆
  • 2篇基尔大学

作者

  • 113篇李保华
  • 21篇王晓燕
  • 14篇龚一鸣
  • 12篇郭启梅
  • 11篇翦知湣
  • 9篇陈永权
  • 8篇汪品先
  • 7篇赵泉鸿
  • 7篇李晓磊
  • 7篇李岩
  • 6篇杨守业
  • 6篇裴广平
  • 6篇邓兴梁
  • 6篇钟石兰
  • 6篇严威
  • 5篇陈荣华
  • 5篇张艳秋
  • 5篇熊益学
  • 5篇王轩
  • 5篇李从先

传媒

  • 16篇微体古生物学...
  • 10篇中国科学(D...
  • 5篇科学通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古生物学报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泥盆世赤潮与生物集群绝灭被引量:18
2002年
分子地层、碳同位素和地层古生物资料显示,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广西的近岸碳酸盐海域藻类大量繁殖和高度富集,海水富营养化、缺氧、高盐度、碳酸盐碳同位素正偏和生物分异度锐减,暗示F-F之交为赤潮的多发期.F-F之交低纬度礁生态系、浅水海相生物集群绝灭可能与赤潮的频繁出现有关.
龚一鸣李保华司远兰吴诒
关键词:赤潮富营养化集群绝灭泥盆纪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相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指导意义被引量:60
2015年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沉积模式主要为缓坡模式,烃源岩优势发育在中下缓坡与深水陆棚相带。建立在资料点分析、地震剖面追踪基础上,识别出下寒武统烃源岩2个分布中心:其一位于北部坳陷内;其二位于塔西南坳陷的南缘,呈NW向条带展布。关于烃源岩的分布与已发现油气田/藏的平面分布吻合,为回答主力烃源岩问题提供了支撑性证据;同时结合继承性古隆起的分布,指明了满西低凸起、巴东地区与塔西南坳陷内烃源岩分布区是下一步原生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潘文庆陈永权熊益学李保华熊冉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沉积相烃源岩勘探方向
高分辨率地层学与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被引量:32
1999年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年)、史密斯地层学(1817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9年)。高分辨率地层学的显著特色是划分、对比出的主体地层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百万年级。十万年级至千年级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和高分辨率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可望通过对地层记录中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的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实现。
龚一鸣李保华
关键词:高分辨率地层学MILANKOVITCH旋回厄尔尼诺
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分子地层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运用GC-MS分析仪对23件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分子化石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类构成,其先体主要为海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构成F/F事件期台盆碳酸盐相生物量的主体;n_(Pr)/n_(Ph)<1(Ph为植烷,Pr为姥鲛烷)或《1、n_(ph)/n_C_(18)值较高、C_(16)~C_(24)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表明,F/F之交广西为蒸发量、盐度和缺氧程度较高的海相碳酸盐环境.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是中泥盆世晚期以来环境不断恶化的结果,多次天体撞击对晚泥盆世不断恶化的生态系无异于雪上加霜;高温导致的高蒸发量、较高盐度和水柱底层缺氧是低纬度礁生态系、浅水海相生物集群绝灭的最直接杀手.
龚一鸣李保华吴诒
关键词:泥盆系碳酸盐分子化石饱和烃
南海越南岸外0.42Ma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和古环境
王晓燕李保华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PD-99孔记录的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特征及长江贯通的时间
<正> PD-99孔位于上海浦东大众汽车厂院内,是上海市地震局的基岩标孔之一。孔深318.73m,芯长258.6m,取芯率平均达到81.1%,部分层段高达90%。该孔313.0m 打到基岩,为古近系紫红色石英砂岩,之上为...
范代读李从先周保春王强Kazumi Yokoyama李保华杨守业邓兵吴国暄
文献传递
南海南部12 MaBP以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变化及其与南海北部的对比
根据南沙1143柱状样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古温度(SST)计算,在过去的2 Ma中夏季波动在1℃,冬季波动在3℃左右,表明南沙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在冰期旋回中基本保
李保华翦知湣王吉良汪品先
文献传递
海洋标准化重大成果:有关微体古生物的国家新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发布并实施被引量:1
2018年
2017年10月14日,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BG/T34656-2017(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制定并实施有关海洋微体古生物调查的国家标准。《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共十家涉海单位的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起草。
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刘健陈木宏苏新李保华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微体古生物生物调查
广西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碳同位素与分子地层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对广西 7条碳酸盐台地、斜坡和盆地相剖面的碳同位素与分子地层的对比研究表明 ,在牙形石生物地层带或偏心率轨道旋回层建立的等时地层格架内 ,跨越弗拉阶—法门阶 (F—F)之交的碳同位素组成在 1 4Ma内不具一致性 ,表现为正偏、负偏和无偏 3种模式。主要的分子化石包括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类 ;其母体生物源主要为海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构成F—F事件期碳酸盐台地、斜坡和盆地相生物量的主体。分子地层参数及其与碳同位素的关系显示 ,F—F之交广西海域高温、高盐、缺氧、多风 ;Pr Ph与δ1 3C曲线的变化表现为负相关。地层的加积方式 (加积、进积和退积 )、堆积速率、缺氧程度、分子化石类型和丰度是影响广西F—F之交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退积序列、快速堆积、缺氧程度和有机质埋藏量增加通常对应δ1 3C值增加。由于分子地层参数能提供生物与环境这两大直接影响碳同位素组成的量化信息 ,因此 。
龚一鸣李保华吴诒
关键词:法门阶碳同位素集群绝灭碳酸盐泥盆纪
长江三角洲锦溪地区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锦溪地区白莲湖附近人工剖面的孢粉研究,重建该地区7 230cal a BP前后的植被和气候。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气候略有波动,但整体上与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温暖环境相一致。孢粉自下而上可以细分为4个组合带:Zone 1青冈栎含量丰富,反映温暖气候;Zone 2落叶栎有所增多,气候稍有转凉;Zone 3青冈栎含量再度增高,气候变暖;Zone 4松属和落叶栎明显增多,气候再度转凉。从沟鞭藻和相关孢粉类型的分布分析,除底部12号样品因孢粉含量低而未予考虑外,其它样品都指示沉积时期当地受到海水的影响。其中Zone 1和Zone 2孢粉植物群指示两次海水的进退过程。当前孢粉研究结果很好地反映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与当时海平面变化的关联。
孟玉婷王伟铭李保华丁金龙
关键词:孢粉古环境全新世大暖期海平面变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