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锋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胃癌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术后
  • 2篇腹腔
  • 2篇肝癌
  • 2篇MRNA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盐水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机构

  • 9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达县人民医院

作者

  • 9篇杨志锋
  • 4篇江小梅
  • 3篇陈宏
  • 2篇王尧
  • 2篇黄德成
  • 2篇彭杰文
  • 2篇郭志刚
  • 1篇周仕海
  • 1篇邓辉洲
  • 1篇萧剑军
  • 1篇冯春在
  • 1篇李继延
  • 1篇雒洪志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判断两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C蛋白及mRNA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VEGF-C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期有关(均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位置及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VEGF-C蛋白及mRNA与胃癌预后均相关(均P<0.05),VEGF-C蛋白及mRNA高表达时,肿瘤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P<0.05,P<0.01)。结论 VEGF-C mRNA及蛋白与胃癌预后相关,且VEGF-C mRNA判断胃癌预后效果优于VEGF-C蛋白。
江小梅彭杰文杨志锋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MRNA预后
停留皮下引流管预防肥胖患者急诊剖腹探查术后切口感染140例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停留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肥胖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和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0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肥胖患者,根据术中有无放置切口皮下引流管分为引流管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管组在切口一期愈合率(χ^(2)=5.221,P=0.035)、14 d切口愈合率(χ^(2)=5.082,P=0.032)、切口愈合时间(t=2.917,P=0.040)、拆线时间(t=3.279,P<0.001)优于对照组,而在切口脂肪液化/渗液(χ^(2)=12.443,P<0.001)、切口感染率(χ^(2)=5.347,P=0.025)、二次缝合率(χ^(2)=4.674,P=0.036)均低于对照组,且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t=5.221,P=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肥胖患者急诊剖腹探查术切口停留皮下引流管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跃明古晨杨志锋郭志刚王尧雒洪志
关键词:引流管肥胖患者剖腹探查术切口感染
多层螺旋CT胃血管成像对腹腔镜下切除胃癌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利用多螺旋CT胃血管成像辅助腹腔镜下切除胃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腔镜下切除胃癌患者52例,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多层螺旋CT胃血管成像辅助治疗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准确显示患者胃左动脉52例,胃左静脉52例,胃右动脉51例(另外一例仍能够发现细小管径)。多层螺旋CT显示胃左动脉、胃左静脉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胃右动脉敏感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8%。结论多层螺旋CT胃血管成像能够准确有效地辅助腹腔镜下切除胃癌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德成杨志锋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
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液体治疗方案的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的液体治疗的合理方案,降低围手术期容量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液体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n=20)给予等渗晶体液;B组(n=20)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以2∶1比例输注;C组(n=20)予7.5%氯化钠溶液、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输注。三组均间断给予利尿剂。C组术后1、4、7天肝功能指标,术后肠道排气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A、B组,而且达到治疗目标所需的输液量最少。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及小剂量高渗盐水的联合使用效果显著,是肝癌术后患者较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
杨志锋江小梅陈宏
关键词:肝切除胶体液高渗盐水
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合用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肠功能紊乱患者70例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或单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口服。结果:莫沙必利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单纯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沙必利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明显改善症状,而另一组症状改善不如联合用药组。结论: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较好方案。
杨志锋
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338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miR-221和miR-338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8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miR-221和miR-338表达水平。分析miR-221及miR-338在上述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高于肝脏良性病变者和健康者(P<0.05),miR-338表达水平低于肝脏良性病变者和健康者(P<0.05)。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338表达高低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血清miR-221和miR-338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关系密切,有望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指标。
杨志锋陈宏江小梅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RT-PCR
术前多层螺旋CT在门脉高压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年
目的分析术前多层螺旋CT在门脉高压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血管重建和内镜检查;通过CT扫描对病变血管进行分类,并与内镜检查结果相对照,比较检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扩张的食管下段静脉,其中分类中1型7例,2型9例,3型5例,4型11例,检出率为100.0%;而内镜检查显示扩张的食管下段静脉的检出率为87.5%;多层螺旋CT检查和内镜检查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胃底静脉曲张分布比较,多层螺旋CT比内镜在显示食道扩张的静脉方面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层螺旋CT与内镜在引流静脉分布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多层螺旋CT可以明确地判断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扩张静脉的程度及分布,为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指导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黄德成杨志锋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门脉高压外科治疗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控便机制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控便机制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29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ISR术患者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肛管测压、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相结合以评估患者的排便功能,同时设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显示,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P<0.001)。患者肛管压力测定显示,治疗组术后1、3、6个月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的最大静息压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29,P<0.05)。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显示,治疗组所有检测时间点的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640.715、3 421.403,均P<0.001)。结论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患者肛门控便功能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术后12个月左右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郭志刚周仕海陈宏王尧雒洪志冯春在邓辉洲杨志锋李继延
关键词:直肠肿瘤超低位
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周期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和62.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CR)13例,CR率为32.50%。对照组CR10例,CR率为25.0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用化疗药物显著。
江小梅杨志锋彭杰文萧剑军
关键词: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进展期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