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 作品数:71 被引量:6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自然环境中T4型噬菌体g23基因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过去的20多年,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基因多样性及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逐渐被揭示,但对于地球上广泛存在且数量巨大的生命体-噬菌体基因多样性研究还很少。本文以编码T4型噬菌体主要壳蛋白基因g23为目标,综述了近年来T4型噬菌体在海洋、湖泊和稻田中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T4型噬菌体g23基因分布与其生存环境关系很大,许多g23基因按获取环境不同划分为几个新类群。同时文中也指出了针对环境中T4型噬菌体g23基因研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 王光华刘俊杰Makoto Kimura
- 关键词:噬菌体稻田
-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Ba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024年
-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施用于土壤可促进植物生长,但针对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不仅有助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实际应用,还能丰富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相关生物信息库。【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SM13为宿主,从土壤中分离培养出一株噬菌体Bac-S,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基因功能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噬菌体Bac-S头部直径约为43 nm,尾部极短无法测量;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潜伏期约为10 min,裂解量为30 PFU/cell;宿主谱广泛,能实现跨属侵染;测序结果显示其基因组长度为150019 bp,G+C含量为42.6%;该噬菌体共有237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BLASTn比对显示该噬菌体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芽孢杆菌噬菌体相似性较高。【结论】从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具有潜伏期短、宿主谱广泛、耐受高温、不耐紫外光照射的特征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拓宽了对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的认知。
- 赵欣卓王鑫淼王丽艳吴楠李喜梅于镇华荆瑞勇刘俊杰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
-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大芽孢杆菌,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30bp,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分离纯化出的巨大芽孢杆菌是一种兼具分泌IAA能力、解磷能力和ACC脱...
- 王光华于镇华刘俊杰金剑刘晓冰
- 文献传递
-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农田黑土碳库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田黑土碳库和相关微生物组特征的影响,本文以东北春玉米连作的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开顶式气候室(OTC)模拟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利用土壤物理分级技术将土壤有机碳(SOC)分组为颗粒(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黑土碳库稳定性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连续12年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没有改变SOC总量,但影响其周转率。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细颗粒有机碳(fPOC)的含量,CO_(2)和温度同时升高降低了MOC含量。CO_(2)浓度升高并未影响fPOC和MOC含量。温度或CO_(2)浓度升高显著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温度升高增加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的相对丰度,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革兰氏阴性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e)的丰度。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增加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e)的丰度,该菌属丰度的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SOC稳定性。
- 司马鑫琪李彦生于镇华刘俊杰顾海东刘居东王光华吴俊江苗淑杰乔云发金剑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
- 一种新的噬菌体基因多样性分子标记基因phoH研究进展
- 2017年
- 噬菌体作为结构最简单的生命体,不仅在调节寄主群落结构、遗传物质的水平移动方面作用巨大,同时也被证明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噬菌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噬菌体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发现并验证一种适合于研究噬菌体基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基因是环境病毒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基因-噬菌体辅助代谢磷酸盐调节基因pho H,并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该基因揭示海洋海水、稻田田面水和沙漠石下生物中噬菌体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噬菌体pho H基因分布与其生存环境关系密切,按获取环境不同pho H基因被划分为多个类群。最后对噬菌体pho H基因未来研究方向给予展望。
- 李想孙岩王新珍刘俊杰王光华
- 关键词:噬菌体多样性稻田
- 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42
- 2019年
- 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能产生抗逆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种类多,遗传稳定性强,耐高温和抗逆性强等特性。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微生物,包含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溶解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等,在工业、农业及医学等科学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芽孢杆菌的主要种类、作用机制和不同芽孢杆菌的功能,分析了目前芽孢杆菌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
- 崔晓徐艳霞徐艳霞刘俊杰郭兆奎
- 关键词:促生解磷
- 一种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设备,包括支撑架、过滤器和发酵罐,所述支撑架下方固定有废水槽,支撑架中部上方固定有发酵罐,发酵罐内部设置的过滤罐外壳,过滤罐外壳下方连接有废料管,废料管侧面的保温外壳上连通有蒸汽出口,所...
- 刘俊杰陈雪丽赵帅于镇华姚钦李彦生王光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菌剂生产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剂生产设备,包括支撑架、过滤器和发酵罐,所述支撑架下方固定有废水槽,支撑架中部上方固定有发酵罐,发酵罐内部设置的过滤罐外壳,过滤罐外壳下方连接有废料管,废料管侧面的保温外壳上连通有蒸汽出口,所述输料管上...
- 刘俊杰陈雪丽于镇华姚钦李彦生王光华
- 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分配及转化被引量:24
- 2008年
- 光合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去向及代谢机理易被忽视,此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农田土壤质量变化及全球碳循环规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述了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动态分配、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及微生物在光合碳转化中的作用,总结了碳示踪技术;提出应加强在典型土壤类型上的光合碳研究,明确其对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贡献;重点开展大豆、玉米等作物光合碳在地下部动态分配研究;探讨根系分泌含碳化合物与微生物利用的关系;强调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等综合因素对碳分配的影响。
-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张磊米亮刘俊杰Stephen J Herbert
- 关键词:作物生育期光合碳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根际
- 中国东北旱地黑土与稻田环境中T4型细菌病毒g23基因多样性研究
- 细菌病毒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在控制宿主群落演替、生物进化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基因多样性及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逐渐被揭示,但对...
- 刘俊杰
- 关键词:细菌病毒多样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