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虞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引量:5
- 2012年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t 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率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本病认识逐渐提高,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本院收治的经头颅CT、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或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CVST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VST的早期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 张志华陈剑锋胡满棉徐胜军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静脉成像影像诊断技术全脑血管造影
- 直视下密闭式胃冠状静脉TH胶栓塞脾切除术39例分析
- 2003年
- 田伦张志华
- 关键词:脾切除术门脉高压症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0例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要点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至2012年,重症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病人气管插管28例,气管切开16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25例,开颅减压22例。51例病例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术,5例行颌间牵引固定术。51例治愈。结论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伤者应早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早处理颅内损伤,待病情平稳后尽早处理颌面部骨折,尽可能恢复功能性张口及咀嚼,恢复面部外形。
- 王琦张志华
- 关键词:颌面骨折颅脑损伤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被引量:3
- 2003年
- 张志华郑秀珏
- 关键词: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漏颅内压脑脊液循环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25例诊疗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19例,再次手术6例。结果 2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GOS评分:预后良好9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1例。结论密切随访CT或MRI,早诊断,积极正确及结合中医治疗,有助于改善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 胡满棉徐胜军张志华陈剑锋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
- 醒脑静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后CT及腰穿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时间早,出院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治疗能提高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 胡满棉张志华陈剑锋
- 关键词:醒脑静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
- 轻度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轻度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急性脑出血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轻度亚低温组25例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轻度局部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脑出血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1周、2周天血中hsCRP的浓度。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血中hsCRP的水平均升高,与常规治疗相比,hsCRP水平在第3天、1周后、2周后,轻度局部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轻度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液CRP水平,抑制脑出血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 张志华
- 关键词:CRP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