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比较40例DR(DR组)和63例非DR(非DR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病程、年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叶酸及维生素B12等与DR可能相关的指标。结果DR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位数为12.9μmol/L,与非DR组的7.8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校正了病程、GHbA1c、年龄、叶酸及维生素B12后仍显著相关(OR值1.23,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DR的危险因素,并为独立的预测因子。
- 李剑波成玉泽戴庆张瑜王艳娟陈继文张克勤刘超
- 关键词:半胱氨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SF检测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比较9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SF等方面的差异,分析SF与血糖、血脂、HOMA-IR、HOMA-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HOMA-IR和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而其HOMA-β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与FBG、Hb A1c、TG、TC、、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水平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加重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有关。
- 张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铁蛋白胰岛素抵抗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8年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的常见致死并发症,病死率高达30%~50%,且再出血风险率高,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如能准确预测出血的发生,在出血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降低出血率与病死率,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迄今为止,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仍然是公认的预测EGVB的可靠方法。
- 张瑜帖广玄左晨艳程文芳
- 关键词: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
- 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报道
- 2008年
- 张瑜李剑波张洪燕张克勤刘超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胸腺肽胰岛素分泌糖耐量试验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227例,进行横断面研究.用临床表现及肌电图诊断外周糖尿病神经病变,并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或可能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指标.结果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80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者14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6±3.6)μmol/L,高于糖尿病非神经病变组(8.2±0.9)μmol/L(P<0.01).在校正外周神经病变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肾功能状态和双胍类使用)后,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仍相关[OR1.15(1.02~1.28),P<0.05].在校正每单位上述混杂因素增加后,每增加4.0 μmol/L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与神经病变发生密切相关[OR 1.17(0.94~1.33),P<0.05].结论 高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为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剑波成玉泽石敏张红曼戴庆张瑜王艳娟陈继文王红星陈家伟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 门静脉高压血清学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门静脉高压(PH)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肝硬化失代偿的直接原因。早期诊断PH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检测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诊断PH的金标准,但操作的有创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目前PH无创诊断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简单易行,主要包括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外基质(ECM)组分及其循环降解产物等。本文就PH血清学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左晨艳张瑜刘澄程文芳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血清学肝静脉压力梯度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独立预测意义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在66例2型DN和105例非2型糖尿病性肾病(non-DN,NDN)患者中,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病程、年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清胱抑素及肌酐、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等与DN可能相关及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指标。结果在非同型半胱氨酸因素中,只有糖尿病病程长短可以独立预测肾病的发生(P<0.01);与NDN组相比[(7.9±2.0)μmol/L],DN组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升高[(13.9±3.7)μmol/L](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两者关系在校正了糖尿病病程、HbA1c、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后仍有统计学意义[OR1.27(1.12~1.46),P<0.05]。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DN相关,是DN的危险因子,并为独立的预测因素。
- 李剑波成玉泽戴庆张瑜王艳娟陈继文石敏
- 关键词:半胱氨酸糖尿病肾病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2组间年龄、血浆Hcy、血脂、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尿酸、尿素氮、肌酐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斑块有和无2组间血浆Hcy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 戴庆张瑜胡霞彭雯李剑波刘超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 ERCP术后并发坏疽性胆囊炎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1例罕见的ERCP术后并发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诊疗,以增强临床医师对ERCP罕见并发症的认识,并减少误诊的发生。
- 张瑜程文芳
- 关键词:ERCP坏疽性胆囊炎
- 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与IR的关系。方法选取213例T2DM(T2DM)患者及107名正常对照(NC)者。以HbA1c 7%为切点再将T2DM组分为高HbA1c亚组和低HbA1c亚组,分析TSH与IR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SH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r=0.302、0.495,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TSH与HOMA-IR呈正相关(r=0.311、0.58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SH和BMI是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TSH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
- 朱平刘新亮李鞠张瑜吴红艳莫先阳耿金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