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F-FDG PET/CT协同HRCT在诊断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协同HRCT在诊断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24例患者因肺部病变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且经病理或临床检验治疗和随访证实.
结果:...
- 李云刘丽芬徐艳惠
- 关键词:肺部占位病变18氟-脱氧葡萄糖
- 文献传递
- 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26例病人CTA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大脑基底部均见密集的细小毛细血管扩张网形成,显示率100%,受累血管清晰显示狭窄及闭塞,病变累及双侧血管者23例,单侧血管3例,受累血管均为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中动脉近段,3例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迂曲增粗参与建立侧支循环。结论64层MSCT脑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及普及,是确诊烟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 宋芸韩庆元李云邓书益范建峰
- 关键词:烟雾病脑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
- ^18F-FDG PET/CT检出颈部副神经节瘤一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男,50岁,因间断性胸闷、心慌1年入院。平素体健,无糖尿病及肿瘤家族史,2008年11月行PET/CT检查。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ST 16PET/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放化纯〉95%。患者注射显像剂前禁食〉6h,体质量77k,空腹血糖5.8mmol/L,静脉注射^18F—FDG 296 MBq,封闭视听45min后显像。CT扫描:120kV,100mA,进床17.5mm/周,旋转时间0.8s,
- 张燕齐高海峰乔瑛李云
- 关键词:^18F-FDG副神经节瘤CT检出^18F-脱氧葡萄糖肿瘤家族史
- 64排容积CT对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对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 030例成人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结果3 030例冠脉CTA中,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70例,检出率为2.3%,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及窦外27例(38.5%);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3例(32.8%);前降支、回旋支均开口于左冠状窦17例(24.3%);单一冠脉2例(均为单一左冠,其中1例合并左主干高开口,2.8%),回旋支开口于对角支及窦房结支开口于右冠状窦各1例(1.4%)。结论64排容积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经济的检查方法。
- 宋芸韩庆元常万松文明乔瑛喻朋辉李云阮艳李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 2002年
- 李云李毅红孙晓岚李军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误诊椎管内神经鞘瘤
- ^(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SPN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其中76例加做HRCT扫描,所有病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8)F-FDG PET/CT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代谢情况,结合CT或HRCT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结果 48例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SPN患者,正确诊断32例为恶性,8例为良性,假阳性与假阴性各4例。76例加做HRCT的患者,正确诊断62例恶性与8例良性,假阳性与假阴性分别为2例和4例。^(18)F-FDG PET/CT结合HRCT与单纯^(18)F-FDG PET/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80%、90%与89%、67%、83%。结论^(18)F-FDG PET/CT协同HRCT可提高对SPN性质判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
- 李云刘丽芬徐艳惠石文杰翟会娜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脑显像在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脑3D显像在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癫患者60例均行24 h头皮脑电图、MRI、18F-FDG PET/CT脑显像。25例行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PET/CT图像经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中,18F-FDG PET/CT脑显像阳性者57例,检出率95%,其中患者处于发作间期56例,PET/CT表现为低代谢灶者53例,发作期4例,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灶。(2)PET/CT显示80%为单发灶(48/60),15%为2个以上病灶(9/60)。单发灶中,66.7%位于颞叶(32/48),另33.3%位于颞叶外皮质(顶叶6例,额叶10例)。(3)PET/CT与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符合率为96%(24/25)。(4)32例颞叶癫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结果 EngeⅠl~Ⅱ级者30例。非颞叶癫16例,行致灶皮质切除术,12例达EngeⅠl~Ⅱ级。3例未检出致灶,9例DEEG定位双侧致灶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颅内有病灶癫及明确的颞叶癫患者,PET/CT与EEG以及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没有病灶及非颞叶癫患者,PET/CT是一种无创、敏感、有效的定位癫源灶的方法。
- 李云徐艳惠刘丽芬贺竹梅尚柳彤尹亮石文杰郝佳曾娜
-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 脑膜病变35例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文明杨长年乔瑛李晓青李云高海峰
- 关键词:脑膜病变磁共振成像
- 类风湿性关节炎PET/CT显像一例
- 李云张燕齐高海峰乔瑛范振霞
- ^(18)F-FDG PET/CT显像寻找肿瘤原发灶25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临床中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以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而通过常规的化验检查,如肿瘤标志物、超声、CT、MRI等往往也难以查到肿瘤原发病灶,从而影响患者最终诊断和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分子影像技术PET/CT能够从功能代谢和解剖两个方面进行全身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病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李云嵇辉张燕齐宋芸
- 关键词:肿瘤原发灶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