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坤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休克
  • 2篇休克患者
  • 2篇疗效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休克
  • 2篇创伤性休克患...
  • 1篇胆汁
  • 1篇胆汁瘀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A19...
  • 1篇治疗效果观察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保护
  • 1篇胃肠
  • 1篇胃肠功能障碍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观察
  • 1篇活性炭

机构

  • 3篇中山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包坤
  • 2篇缪英年
  • 1篇卢育明
  • 1篇王吉文
  • 1篇严宪才
  • 1篇吴志光
  • 1篇欧武剑
  • 1篇罗明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肾功能保护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大黄粉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肾功能保护的可能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大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大黄组患者增加3 g大黄粉口服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1、2、3、5、7 d的血液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液中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3、5、7 d血液中BUN、SCr、尿液中NAG、α1-M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大黄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具有明显有效的治疗效果,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包坤
关键词:大黄粉创伤性休克肾功能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升高的原因。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检查生化肝功: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CA19-9,进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析各指标间直线相关关系。结果27例(50.94%)血清CA19-9升高显著。血清CA19-9与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Child-Pugh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无相关性。结论在已除外并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功损害及胆汁瘀积,测定CA19-9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严宪才缪英年吴志光包坤王吉文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损害胆汁瘀积
大黄联合活性炭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活性炭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或在院诊断创伤性休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联合活性炭治疗组和常规防治组。常规防治组给予常规防治,大黄联合活性炭组在常规防治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活性炭防治。再选取同期30例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72 h后,比较胃泌素、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腹胀情况。结果治疗后大黄联合活性炭组的胃泌素、I-FABP、DAO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低于常规防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联合活性炭组排气排便、有肠鸣音的发生率高于常规防治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常规防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活性炭可降低胃泌素、I-FABP、DAO水平,促进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胃肠道蠕动。
包坤欧武剑缪英年卢育明罗明
关键词:活性炭创伤性休克胃肠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