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年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语法
  • 2篇尚书
  • 2篇今文
  • 2篇今文《尚书》
  • 2篇汉语
  • 2篇汉语语法
  • 2篇《尚书》
  • 2篇《郑笺》
  • 1篇代词
  • 1篇单句
  • 1篇信任
  • 1篇信息时代
  • 1篇学术思想
  • 1篇杨树达
  • 1篇疑问代词
  • 1篇语法观
  • 1篇语法史
  • 1篇语法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特点

机构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王大年
  • 1篇许威汉

传媒

  • 5篇古汉语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民俗典籍文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汉语语法学历史画卷的成功展示——论《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
2004年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研究中国语言学独树一帜,紧扣汉语孤立语全面阐发,力求继承与创新辩证统 一.并驾驭科学方法论,揭示了中国古代语法学的规律性联系。
许威汉王大年
关键词:汉语孤立语句法结构语法史
季刚先生的句读理论是研究古代韵文语法的指南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根据黄季刚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章句第三十四》中所阐述的句读理论,特别是声气句读的理论,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对某些古代韵文声气句读的剖析,草拟了一个古代韵文的句法系统,它与传统的古代汉语句法的不同点,主要是在单句方面。季刚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134页至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说道:"今谓辨句之法,但察其意义完具与否,有时以二字成句可也,有时累百名成句可也。"又说:"凡集数字成文,如其意有所诠,虽文有阙省,亦复成辞,则知字虽多而意不显,不能谓之成辞也。"季刚先生在这里指出了汉语句子的特点,它主要要求句意完整,而不像外语那样追求句子成分的齐备。所以我在这个韵文句法系统中,除提出了简略语序句与错位句之外,还在单句系统中,提出了隐含句、意会句和物象句三种句式,这些句式正体现了汉民族古代韵文句法上的一些特点。
王大年
关键词:单句复句特殊句式
“薄汙我私,薄澣我衣”解
1995年
“薄汙我私,薄澣我衣”解王大年高亨先生《诗经今注·周南·葛覃》注云:“薄,《诗经》中有些薄字与今语忙同意,此处也是(另有专文考证)。汗,当是浸在水里,与沤字同意。《说文》:‘沤,久渍也。’《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可以沤纤。’‘可以沤营。’...
王大年
关键词:《说文》互文见义《郑笺》闻一多《诗集传》《尔雅》
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型字典
2006年
王大年
关键词:时代气息字典高等教育事业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码时代
《尚书》中的宾语前置句式被引量:17
1994年
《尚书》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王大年宾语置动词述语前是上古汉语语法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句式,在今文《尚书》中保持着较为完备的形态,是我们研究宾语前置句式的一份宝贵资料。现就今文《尚书》中宾语前置句式的类型,构成条件及其历史演变简论如下:(一)《尚书》...
王大年
关键词:今文《尚书》宾语前置前置宾语否定句疑问代词甲骨刻辞
戴震的屈赋研究
1995年
王大年
关键词:屈赋《离骚》学术思想屈原思想
论周秉钧先生的语法观
1994年
论周秉钧先生的语法观王大年恩师秉钧教授是全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先生在古汉语各个学术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一书多次重印,发行数十万册,畅销海内外,成为全国许多高校本科的古汉语教材和汉语史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受到了国外汉语专家们的喜...
王大年
关键词:杨树达古汉语语法上古汉语旧体诗词《郑笺》语法观
回忆维琦同志
2021年
人生有缘,回顾我和维琦同志的相识相知,友好共事几十年,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连小小的争执都没有发生过一次,这难道不是一种缘份吗!他是一九五六年下期进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的,那年暑假中文系恰好把我从学生中抽出来参加招生工作。新生入校时,又指派我为迎新工作组副组长,组长是办公室的张老师。因为我和入学新生同住学生二舍,所以和学生干部打交道,多是我在跑。当时这个年级有三百多个同学,分十一个班,每个班由班三角(即团支部书记、班长、班主席)负责全班的工作。
王大年
关键词:相互信任招生中文系工作组
《尚书》研究的新突破──评《今文尚书语言研究》
1996年
《尚书》研究的新突破──评《今文尚书语言研究》王大年《尚书》语言古奥,诘讪聱牙,是先秦古籍中最难通读的一种,一般研究工作者往往望而生畏,不敢问津。自先师周秉钩先生的《尚书易解》问世以来,文化湘军中研读《尚书》者日渐增多,而卓有成就者,则有钱君宗武等人...
王大年
关键词:今文《尚书》语言研究语言特点语言现象《史记》名词性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