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丹 作品数:6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后的睡眠时间、体质量、摄奶量、智能发育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间、体质量、摄奶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智能发育(MDI、PDI)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为早产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有效改善其智能发育及神经功能。 傅晓丹 陈晓春关键词:神经功能 智能发育 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新生儿科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11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增加口腔运动功能训练,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支持。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喂养过渡时间、首次喂养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喂养过渡时间、首次喂养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支持及口腔运动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情况,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 章优 童燕芬 厉建英 傅晓丹 陈晓春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生长发育 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住院时间、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完全喂养矫正时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矫正时胎龄、进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时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体质量快速增长.增强喂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白美丽 傅晓丹 罗小婷 吕俊英 陈晓春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听力耳声发射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305例,按诊断标准分为4组:适于胎龄早产儿组(AGA组)、小于胎龄早产儿组(SGA组)、AGA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组(黄疸+AGA组)和SGA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组(黄疸+SGA组),回顾性分析各组耳声发射筛查情况。结果:4组间筛查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AGA组筛查通过率最高(94.05%),黄疸+SGA组最低(52.86%),SGA组与黄疸+AGA组的筛查通过率居中(均P<0.007)。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听力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于胎龄早产儿中更为明显,是早产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高危因素,应早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夏芳琴 朱小芳 傅晓丹 谢微微 留佩宁关键词:早产 高胆红素血症 听力筛查 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新生儿科的早产婴儿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调查两组婴儿及其家庭一般资料,记录护理前后婴儿体格发育、再次住院率以及家长满意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婴儿在护理后发育商以及各个能区的发育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均 P <0.05)。两组婴儿在大运动、适应性以及精细运动三个能区的发育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均 P >0.05),其余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不同月龄(2、6、10、12月龄)其身高分别为(48.38±2.51)cm、(63.26±2.73)cm、(70.03±2.57)cm、(72.87±2.49)cm 和体质量分别为(2.89±0.60)kg、(6.79±1.11)kg、(8.49±0.74)kg、(8.99±0.88)kg,均高于对照组,头围与对照组婴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婴儿再次入院的比率小于对照组(P <0.05),各项服务评价所得分数均比对照组高(均 P <0.01)。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对于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推广。 傅晓丹 吴丽晓 丁志勇关键词:早产儿 护理 保健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管的预见性护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017年 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刺入,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直接刺激外周静脉,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危重症疾病新生儿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采用PICC置管也是最常用、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式。但临床发现由于PICC置管引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多,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新生儿疼痛,也不利于预后。 傅晓丹 段秀珍 陈赢赢 陈晓春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疼痛 静脉置管 静脉切开 重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