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糖疫苗
  • 1篇疫苗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原性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炎
  • 1篇脑膜炎球菌
  • 1篇脑膜炎球菌多...
  • 1篇结合疫苗

机构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作者

  • 1篇熊慧玲
  • 1篇刘璐
  • 1篇谭柯
  • 1篇王学林
  • 1篇林建平
  • 1篇何琴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制备工艺的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优化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结合疫苗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采用衍化的降解多糖与TT结合、衍化TT与降解多糖结合和1-氰基-4-二甲基氨基吡啶.四氟化硼(CDAP)活化降解多糖后衍化再与TT结合的方法制备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PSAH-TT、PS-AHTT和PSCDAPAH-TT,并进行生化指标和抗原性检测,与溴化氰(CNBr)活化多糖衍化与TT的结合物PSCNBrAH-TT进行免疫原性比较,确定最适制备工艺,并制备2批结合疫苗,与市售疫苗进行免疫原性比较。结果 3种方法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以PSCDAPAH-TT收率最高,且均保持了多糖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并有免疫加强效应;PSCDAPAH-TT免疫2针后抗体GMT水平高于PSAH-TT和PS-AH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后抗体GMT水平仍高于PSAH-TT和PS-AHT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CDAPAH-TT免疫2针和3针后抗体GMT水平均高于PSCNBrAH-TT,且2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制备的2批PSCDAPAH-TT疫苗免疫2针和3针后的抗体GMT水平均明显高于市售疫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DAP活化降解多糖后衍化再与载体蛋白结合制备的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熊慧玲王公孝许蓉华谭柯邹澄川王学林刘璐吴先礼何琴林建平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结合疫苗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