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6S r DNA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吉林油田FY区块D1、D2和D3三口采油井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对3个DNA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123 360条优化序列,测序深度指数超过99.9%.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39个OTU.基于OTU的物种分类分析,发现3个样本中的细菌种类覆盖91个属29个纲20个门,其中包括多种采油有益菌.分别对各个样本的菌种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采油井的主要菌种组成和优势类群呈现出差异性.D1中以γ-proteobacteria(52%)和ε-proteobacteria(39%)为主,优势属为Pseudomonas(51%)和Arcobacter(38%);D2中以ε-proteobacteria(88%)为主,优势属为Arcobacter(88%);D3中以α-proteobacteria(55%)、ε-proteobacteria(20%)和β-proteobacter ia(19%)为主,优势属为Rhizobium(36%)和Arcobacter(20%).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藏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开展提供精确全面的背景信息支持.(图6表1参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