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玉皇
  • 2篇土家族
  • 2篇晚清
  • 2篇民族
  • 2篇福星
  • 1篇道德
  • 1篇道教
  • 1篇中国化研究
  • 1篇少数民族地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互动
  • 1篇斯大林
  • 1篇跳丧
  • 1篇跳丧舞
  • 1篇全真派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文化内涵研究
  • 1篇习俗
  • 1篇民族地区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6篇郭峰
  • 2篇孔小英
  • 2篇李强
  • 1篇梅莉

传媒

  • 2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神州
  • 1篇大观周刊
  • 1篇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代道教与地方社会互动——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被引量:3
2015年
全真丛林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在近代道教整体衰微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名满江南。这与几代高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顺应时代要求,加强与地方社会互动。这主要表现在:借用政府、乡绅之力重建宫观;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增强影响;通过斋醮与进香活动扩大信众基础等。这在传统宗教失去上层社会支持而走向民间的趋势下为道教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开辟其生存和繁荣的新土壤。
郭峰
关键词:道教
晚清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传戒历史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传戒是道教全真派重要宗教活动之一,对于全真派在近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中兴于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同治年间,在蒋永林等教内人士和卓炳森等地方乡绅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宫观,并在光绪八年(1882)圆满传戒,正式成为一座丛林。其后玉皇山福星观在几代高道的带领下在光绪年间传戒多次。以传戒活动为契机,师徒关系为纽带,丛林和子孙庙为网络,形成了一个以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的江南道教教团。传戒活动和教团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对江南地区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郭峰梅莉
关键词:晚清传戒全真派
晚清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发展——以长阳《宝录》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以新发现的史料《宝录》为中心,探讨晚清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发展。在晚清的长阳,民间火居道士刘湛然成立了"道德堂"民间道教组织,出版道书、订立规则并建立法脉。这个民间教团以"正一"标榜,是道教在晚清时期民间化和世俗化的典型产物。其教团道士多火居,在世俗生活之外以乡村社会斋醮法事为主要宗教活动。这为了解晚清民间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个案。
郭峰
关键词:晚清鄂西南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中国化研究
2012年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对中国的民族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解读该定义,对于处理民族问题和开展各项民族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具体内涵和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所带来的反思,分析了该定义在我国民族识别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其对党中央提出新的民族概念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着的探索性启示。
孔小英李强郭峰
关键词:斯大林民族识别民族认同
土家族跳丧舞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2012年
跳丧舞,又称萨尔嗬,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本论文分析了土家族跳丧舞仪式的形式及表现特征,从跳丧舞习俗的过程中表现出土家族一种特有的生命意识形态。
孔小英李强郭峰
关键词:土家族跳丧舞文化
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茶文化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武陵山区是土家族世代聚居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着优厚的天然种茶的自然条件,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本文分别从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和茶在土家族日常生活中的饮用等角度入手去解读土家茶文化。
郭峰
关键词:土家族茶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