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两种尿检方法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并分析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尿检方法的优劣。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分别对300份尿液进行检测,评价尿液中的白细胞(WBC)、潜血(BLD)及蛋白质(PRO)的水平。结果经过尿沉渣镜检测,其中正常的有36例,假阳性率15.2%。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中,阴性为63例,进行尿沉渣镜检,有8例出现异常,假阴性率12.7%。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尿沉渣镜检检测。
- 刘岩
-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尿液分析仪
- 不同中医证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β-CTX及25-(OH)VD水平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差异。方法:将72例PMOP患者纳入PMOP组,根据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3个证型,另选择年龄段、绝经年限与体质量同PMOP组相近的70例绝经期非骨质疏松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检测血清PINP、β-CTX、25-(OH) VD水平,分析不同中医证型PMOP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MOP组血清PINP、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V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PMOP患者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PMOP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2~4骨密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PMOP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_(2~4)骨密度值均低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肝肾阴虚型与脾肾阳虚型PMOP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_(2~4)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PMOP患者血清PINP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CTX、25-(OH)VD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PMOP患者血清PINP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PMOP患者血清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OP患者血清PINP、β-CTX呈高表达,血清25-(OH)VD呈低表达。不同中医证型PMOP患者中,气滞血瘀型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PINP表达水平均低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而血清β-CTX、25-(OH)V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黄姿英何攀姚梦刘岩
- 关键词:中医证型25-羟基维生素D
- 孕中期唐氏筛查各指标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产前筛查的孕妇且确诊PE孕妇284例,其中轻度组169例,重度组115例;另随机抽取同期产检的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于15~20^(+6)周行唐氏筛查,采用DELFIA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β-HCG和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β-HCG和AFP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FP和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AFP和β-HCG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β-HCG+AFP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β-HCG和AFP单项诊断。经Pearson分析,AFP和β-HCG与子痫前期呈正相关。结论 孕中期唐氏筛查血清β-HCG和AFP水平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预测PE价值。
- 宋莉刘岩
- 关键词:唐氏筛查子痫前期孕中期
- 不良孕产史及不育不孕夫妇的外周血异常染色体核型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不良孕产史及不育不孕夫妇的外周血异常染色体核型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20年12月至该院进行遗传咨询的不良孕产史及不育不孕夫妇585对(1 170例),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585对(1 170例)不良孕产史及不育不孕夫妇中,有115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9.83%(115/1 170);115例异常染色体核型中,包括常染色体异常93例,占异常核型的80.87%,其中臂间倒位27例(23.48%)、易位23例(20.00%)、罗伯逊易位17例(14.78%)、染色体多态性26例(22.61%),臂间倒位中9号倒位、7号倒位、6号倒位、1号倒位分别21例、3例、2例、1例;性染色体异常22例,占异常核型的19.13%,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性反转分别15例、6例、1例;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9.57%低于女性10.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异常核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高于女性(P<0.05);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临床表现多为习惯性流产或胚胎停育、胎儿染色体异常、死胎与死产、畸胎史、产先天性疾病患儿、无精子、少精子与弱精子。结论 对不良孕产史及不孕不育夫妇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遗传咨询,在提高人口素质中有重要意义。
- 刘岩熊德玲宋莉简洁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不良孕产史不育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