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硫利达嗪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逆转宫颈癌HeLa/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硫利达嗪对宫颈癌He La/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以终浓度15μmol/L硫利达嗪药物处理He La/DDP细胞24 h为实验组,未经硫利达嗪处理He La/DDP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法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MRP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蛋白和β-链蛋白(β-catenin)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Wnt通路活性。结果硫利达嗪能明显降低顺铂药物对He La/DDP细胞中的IC50,能降低He La/DDP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分子水平上,硫利达嗪能降低He La/DDP细胞中耐药蛋白(P-gp和MRP1),增加细胞上皮性标志分子(E-cadherin)同时降低间质性标志分子(Vimentin和Snai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硫利达嗪能抑制He La/DDP细胞中的Wnt通路活性,并降低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硫利达嗪通过抑制Wnt通路,降低He La/DDP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一定程度上逆转He La/DDP细胞耐药。
- 张彦张梅王琳
-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耐药硫利达嗪上皮间充质转化WNT/Β-CATENIN
- 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常用指标对临床妊娠结局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HRT-FET)常用指标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21年3—12月收治的572例行HRT-FE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30岁,n=292)、B组(30~35岁,n=166)、C组(年龄>35岁,n=114)。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将A组患者分为临床妊娠亚组(A_(1)组,n=156)与非临床妊娠亚组(A_(2)组,n=136)。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将B组患者分为临床妊娠亚组(B_(1)组,n=53)与非临床妊娠亚组(B_(2)组,n=113)。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将C组患者分为临床妊娠亚组(C_(1)组,n=36)与非临床妊娠亚组(C_(2)组,n=78)。记录并比较3组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一般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组患者雌二醇(E_(2))水平对非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B组、C组年龄、不孕时间均高于A组,临床妊娠比例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_(1)组患者E_(2)水平低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组患者E_(2)浓度的截断值为211 pg/ml,灵敏度为74.36%,特异度为47.41%。结论年龄<30岁时,子宫内膜转化日E_(2)浓度>211 pg/ml将不利于HRT-FET的助孕结局。
- 张梅赵铭佳丰程文赵建华刘聪颖刘宝莲韩宝生樊月樊艳玲
- 关键词:雌二醇临床妊娠不孕症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参与实验,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指标。结果进行微波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比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74.67%)高。进行微波治疗患者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愈合时间等均短于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可缩短患者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愈合时间,效果确切,操作简易,患者顺应性好,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了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张梅
- 关键词:微波慢性宫颈炎
- 彩超在妊娠期、非妊娠期及老年期宫颈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全伟陆冬梅张彦张梅梁宏伟金海涛周巧兰
- 课题通过对妊娠期采用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及单纯经腹超声的对比分析,客观地揭示了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为妊娠期宫颈筛查的首选检查方式,不需充盈膀胱,缩短诊断时间,准确率提高;揭示了妊娠中期宫颈管长度缩短伴β-hcg值上升,早产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声诊断
- Musashi-2在宫颈癌中高表达并促进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Musashi-2 (MSI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的作用,为宫颈癌的MSI2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宫颈癌及20例非恶性子宫病变宫颈组织(对照组)中MSI2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宫颈癌中MSI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分级、分期、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小RNA干扰(siRNA)技术敲除He La细胞中MSI2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中MSI2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SI2蛋白阳性表达率6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2高表达与宫颈癌分期、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MSI敲除后He 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I2蛋白在宫颈癌中通过促进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导致宫颈癌恶性程度增加,研究为宫颈癌的MSI2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 张彦王琳张梅
-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