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皮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诱导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子宫
  • 1篇子宫颈
  • 1篇子宫颈癌
  • 1篇外阴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郑艾
  • 2篇褚艳侠
  • 2篇陈亚丽
  • 2篇韩玲
  • 1篇柴丹
  • 1篇刘延友
  • 1篇万琪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缺氧诱导因子1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四川地区汉族人群子宫颈癌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地区汉族人群宫颈癌易感性、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该地区97例宫颈癌和117例正常宫颈组织HIF-1αC1772T位点基因型的分布。结果宫颈癌组HIF-1αC1772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T/T和T/C基因型携带者患宫颈癌风险增加。HIF-1αC1772T位点各基因型在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宫颈癌患者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IF-1αC1772T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四川地区汉族女性罹患宫颈癌的分子遗传学标记;②HIF-1αC1772T位点SNP可能与四川地区汉族女性宫颈癌进展无关。
柴丹陈亚丽郑艾刘延友褚艳侠韩玲
关键词:宫颈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EGF与外阴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EGF的表达与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正常外阴组织、低级别VINs、高级别VINs、外阴癌中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8.2%(2/11)、82.8%(9/11)、100%(60/60),P<0.05。在高、中、低分化的浸润性外阴癌中,EGF的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2%、42.7%、47.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2%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9.8%。结论:EGF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为外阴癌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褚艳侠韩玲陈亚丽万琪郑艾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外阴上皮内瘤变外阴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