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芳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疗效
  • 2篇护理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心理护理体会
  • 1篇孕妇
  • 1篇孕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痔疮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机构

  • 6篇嘉峪关市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杨芳
  • 4篇王正成
  • 1篇李培君
  • 1篇杨增强

传媒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对既往有腹腔手术史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史是否会对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应产生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是否存在腹部手术史、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为腹腔手术史组(68例)与无腹腔手术史组(3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和标本切除长度)、术后恢复指标(肛门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和深静脉血栓)以及远期疗效(局部复发、远期转移与种植转移)的差异。结果腹腔手术史组与无腹腔手术史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史对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应并不明显,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王正成杨芳杨增强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腹腔手术史结肠癌临床疗效
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
2021年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妇产科就诊的8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GAD-7、PHQ-9及组SF-36量表各分项评分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可改善妇产科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杨芳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现代护理界的重视。分娩虽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分娩对产妇也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影响机体内部的平...
杨芳
关键词:护理人员分娩期心理护理护理体会
文献传递
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痔6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为观察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痔的疗效,将126例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为8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动痔疮套扎器不但可以提高痔患者的手术疗效,而且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
王正成晏成祥赵玉鑫杨芳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器疗效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L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7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23例(3.918%),手术并发症15例(2.53%)。结论:LC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
王正成杨芳
关键词:并发症
孕期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6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每组163例。观察组患者定期门诊产检,干预组患者孕期给予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营养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能够指导产妇在孕期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体重指数,并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早产率,降低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并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褥感染,对促进孕期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杨芳贾晓芹芦琛王正成刘君兰李培君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