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炯周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教学
  • 5篇教育
  • 3篇医学教育
  • 3篇本科
  • 2篇学位
  • 2篇研究生培养
  • 2篇医学生
  • 2篇专业学位
  • 2篇内科
  • 2篇课程
  • 2篇见习
  • 2篇见习教学
  • 2篇高等医学教育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灵
  • 1篇心内科
  • 1篇心内科临床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内科
  • 1篇血管

机构

  • 1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呼吸健康...

作者

  • 13篇黄炯周
  • 3篇秦茵茵
  • 3篇罗碧辉
  • 3篇杨伟文
  • 2篇邓宇
  • 2篇李新春
  • 2篇邱志辉
  • 2篇许玲玲
  • 2篇温宇
  • 1篇江梅
  • 1篇陈梁华
  • 1篇林心情
  • 1篇万齐
  • 1篇钟南山
  • 1篇谢燕清
  • 1篇雷永霞
  • 1篇谢晓鸿
  • 1篇陆东风
  • 1篇韩敦正
  • 1篇孙翀鹏

传媒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仁爱为本的共情技术开展医患沟通的模式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患者住院后,医生需要每日对其进行医疗查房,查房中医生是主导指挥的角色,当前鲜有医生在查房时关注与患者心灵上的沟通。由此我们提出并以应用以仁爱为本的共情技术开展心灵查房的人文医学新举措。心灵查房中,患者是叙述的主体,医生是作为患者心灵的帮助者,患者多讲,医生陪伴。其内容和方法包括:共情自己、共情患者、共情源自合适的思维角度选择。通过这些技术开展的心灵查房,医务人员能感知患者内心最真实感受,给患者提供关怀和帮助,使患者感到自己才是治疗疾病的主角,增加信心和勇气,达到真正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
彭翔刘英华陈梁华刘宇平李晓霞黄炯周杨伟文
关键词:医患沟通
翻转课堂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8年
普通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面临参考教材修订周期过长、授课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以及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缺乏等诸多问题。将翻转课堂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课前环节主动学习、课堂环节分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以及学习成果汇报等方式达到学习效果。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备相关的基础和条件,学生和教师均可从中获益,该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邱志辉黄炯周韦绮珊许命锋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式
在医学本科南山班推行课外科研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精英本科教育(南山班)推行课外科研的立项情况和对学生本科阶段论文产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到2014级南山班共133名学生的各科成绩、课外科研立项和论文发表情况;评估学生参与立项的比例、对成绩的影响以及对本科阶段学术论文产出的影响,并分析比较参与立项和不参与立项学生的能力特征。结果:参与立项的学生比不参与立项的学生更可能在本科毕业前有论文产出(35.00%vs 4.42%,OR=11.63,χ2=19.35,95%置信区间3.22-41.99,P<0.01)。参与立项的学生总评成绩排名下降的比例为60.00%,不参与立项的学生该比例为4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31)。第一年学业成绩排名相对更高(平均秩次为83.53 vs 64.08,U=799.50,z=-2.08,P=0.04)、工具应用能力相对更强的学生,更可能积极参与立项(50.00%vs 26.55%,OR=2.77,95%置信区间1.05-7.31,P=0.04);而专业课学习能力对学生是否参与立项无明显影响(45.00%vs 27.43%,χ2=2.49,P=0.11)。结论:南山班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立项对本科阶段论文产出有积极作用,而对学习成绩没有负面影响。第一年学业成绩排名较高和工具应用能力有优势的学生更积极参与立项,而专业课成绩对学生是否参与立项没有影响。
朱枫李坚福邹绪森邓慧敏黄炯周蔡苏媚蔡苏媚李润陈莹何建行李润钟南山
关键词:医学本科教育医学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7
2017年
在国家大力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背景下,"并轨"培养模式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新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高校和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从重视科研能力的培训、落实"导师组"负责制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制度等方面,推进两者有效衔接,并就如何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对策。
秦茵茵刘鹢倩黄炯周谢燕清关伟杰王璐琳刘杰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公平及均衡化被引量:14
2020年
“互联网+教育”平台可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对公共医学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及创新性聚合后,可为传统医学教育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对原有教育生态进行改造升级,并与传统教育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均衡发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常态教学的改革和超越,有望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实现公平化、均衡化探索出一条可行之道,对于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和谐等重大现实教育问题,具有深刻的价值及意义。
邓宇伍筱梅李新春黄炯周杨伟文温宇雷永霞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教育和谐
医学本科课程全在线SPOC教学的探索
2023年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课程全在线SPOC教学的可行性及与传统教学比较。方法:179名医学生被分为全在线SPOC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对两组的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全在线SPOC教学模式的期末测试成绩为(83±6)分,高于传统教学的(77±10)分(P<0.001)。全在线SPOC教学的及格率、优秀率分别为100%及49%,均高于传统教学的94%及22%。问卷调查表明100%的学习者对全在线SPOC课堂整体满意,97.5%的学习者愿意常态下全在线SPOC教学。结论:医学本科课程采用全在线SPOC教学具有可行性。
郑晓涛李新春温宇黄炯周孙翀鹏万齐林秋喜邓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教学实验高等医学教育
运用教育测量学思维分析临床教师发展现状
2021年
运用教育测量学思维分析临床实习生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寻找学生在医学实践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临床教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同一年级全体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173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教育测量学原理对学生的内科临床思维测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不同题型、不同专业试题难度及考生间知识掌握程度的两方面因素方差分析均为差异显著(P<0.001);不同题型之间、不同专业试题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01)。由此得出结论:临床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提升影像学和检验报告解读能力,在教学中加入基础实验观摩内容,强化临床与基础理论横向联系的能力,提高自身对专业疾病鉴别诊断的教学技能。
黄炯周罗碧辉
关键词:教育测量学医学教育临床教师
课程思政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融合与探索
2024年
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中,将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并实现其在课堂中的全面融合,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拟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现存问题,结合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系统整合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情况以及有效融合,探索课程思政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开展的经验;通过跨学科方式、多元化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融合课程思政教育与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从而切实提高临床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构建全员、全课、全程的一体化课程思政体系,为医学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秦茵茵黄晓彬余佩沈盼晓张筱娴黄炯周何俊力张珂宁
关键词:教学体系
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临床见习阶段的临床医学学生实行循证医学教学的意义。方法以180名临床医学三年级本科见习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心内科病例,整合心血管系统相关学科进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循证医学结合的病例讨论见习带教。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同时评价循证医学认知及应用效果。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加强临床思维的开拓,也有利于自身文献检索能力的锻炼提高。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尽早引入循证医学思维。
许玲玲黄炯周罗碧辉王涛韩敦正鲁明军陆东风
关键词:循证医学见习心血管内科教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被引量:7
2018年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已成为我国检验医师培养十分重要途径,其发展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招生规模及生源有限、课程设置缺乏临床检验专业特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于程序化以及科研思维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在今后的培养中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以及提高政策扶持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充分发挥检验科的大数据优势,培养学生应用大数据进行临床科研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邱志辉黄炯周韦绮珊许命锋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