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eumoniae)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为治疗提供经验指导。方法对我院2019年5月~2019年10月分离的20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组47株,非产ESBLs菌组161株。结果肺炎克雷伯产ESBLs菌组与非产ESBLs菌组均主要来源于痰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标本来源;并且在ICU感染率最高,显著高于神经内科;产ESBLs菌组与非产ESBLs菌组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抗菌药物,但这两组间药物耐药性基本一致。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耐药率较高,应探索选择其他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感染情况,合理制定抗生素使用方案,为有效控制耐药菌产生和提高临床感染的治愈率发挥作用。
- 卢峰卜素张昌峰张士杰霍星星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细菌分布
- 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2019年-2021年某三甲中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患者(KP,Klebsiella pneumoniae)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药敏结果分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组(CRKP,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组(CSKP,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药敏情况。结果CRKP组和CSKP组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患者均以男性、老年、脑血管疾病为主,CRKP组发生肺部以外侵袭性感染的比例高于CSKP组(χ^(2)=5.235,P=0.022),统计显示CRKP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χ^(2)=4.424,P=0.035)、留置导尿管(χ^(2)=4.151,P=0.042)及碳青霉烯酶类药物(χ^(2)=6.742,P=0.009)的比例高于CSKP组。CRKP组对除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等以外的绝大部分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CRKP肺部感染患者需要警惕其它部位的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尤其需要注意高龄男性,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CRKP肺部感染对于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治疗难度较CSKP组高。
- 李中良张昌峰卢峰张士杰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医院感染耐药性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肝肾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肝肾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23例、湿热内蕴型57例、肝肾亏虚型3例、肝肾阴虚型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肾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并观察四种证型患者治疗后排铜情况。结果不同证型WD患者发病年龄与发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W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白蛋白(albumin,ALB);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证型患者血清铜及铜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24小时尿排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D患者中医证候与其肝肾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发病年龄、病程具有密切关系,并且不同中医证候WD患者治疗预后结局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可将各证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经数据验证后作为WD中医证候评价的客观指标。
- 孙泰陆雅春宁芬李婷婷卢峰张娟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湿热内蕴肝肾亏虚肝肾功能氧化应激
- 类风关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RA、5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的anti-CCP、GPI、AKA、RF进行检测。结果:1 78例RA患者中anti-CCP、GPI、AKA及RF的灵敏度分51.2%、42.3%、29.5%和58.9%;特异性分别为98.2%、98.8%、98.2%和81.9%。5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anti-CCP、GPI、AKA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1.79%、3.57%、3.57%和33.9%;40例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1例抗CCP弱阳性,1例RF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2相关性分析显示:anti-CCP、GPI、RF与疾病活动性指标hs-CRP、α1-AGP、ESR、PLT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anti-CCP、GPI、AKA对RA诊断灵敏度不高,但均是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适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且三者与疾病活动性项指标高度相关。
- 卢峰朱俊
-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
- 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治疗的58例老年R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红蛋白(Hb)指标为基准,按照是否合并贫血将患者分为合并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一般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A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同时应用关联规则分析红细胞(RBC)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强关联性。结果贫血和非贫血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P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沉降率(ESR)、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OR=3.718,95%CI:1.119~8.742,P=0.022)和LDL-C(OR=2.319,95%CI:1.026~3.061,P=0.038)是RA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RBC的下降主要与PLR、hs-CRP、LDL-C指标的变化具有强关联性。结论老年人RA合并贫血与脂代谢和炎性指标水平密切相关,建议临床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脂代谢与炎症等指标水平的监测。
- 孙泰万磊陆雅春宁芬李婷婷卢峰忻凌汪元
- 关键词: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