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自力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胖对P波最大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肥胖对P波最大时限(Pmax)及其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肥胖导致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肥胖患者40例,按照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选取20例作为对照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肥胖组体重指数及左房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肥胖可导致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显著延长,并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
- 刘彤李广平傅自力张晓伟王少华
- 关键词:肥胖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心房颤动
- 肥胖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肥胖是心房颤动(房颤)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导致房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P波离散度(Pd)可间接反映心房不同部位存在的非均质性电活动,是一种预测房颤的体表心电图新指标。研究旨在观察肥胖对P波时限及...
- 刘彤傅自力李广平张晓伟王少华
- 文献传递
- 肥胖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 目的:观察肥胖对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肥胖导致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肥胖患者40例,再按照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选取20例正常体重者作为对照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
- 刘彤傅自力李广平张晓伟王少华
- 关键词:肥胖患者P波离散度心房颤动P波时限
- 文献传递
- 联合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治疗后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方法选取215例正在联合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诊室血压达到降压标准,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根据患者服用药物情况分为A组77例[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B组85例[CCB+β受体阻滞剂治疗]、C组53例[CCB+ARB+β受体阻滞剂治疗],计算各组患者血压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患者24 h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均显著低于A组及B组,A组、C组患者24 h舒张压(24hDBP)、白天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均显著低于B组,C组夜间平均心率(nHR)低于A组,以上指标相应组间比较,P均<0.05。全部患者24 h血压节律中杓型23例(10.7%),非杓型101例(47.0%),反杓型85例(39.5%),超杓型6例(2.8%)。A、B组清晨血压升高的发生率较C组升高(35.1%、27.1%vs 11.3%,P均<0.05)。结论使用联合降压后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血压存在不同的节律变化和峰值波动变化。
- 孔深柯杨万松石雪傅自力闫哲慧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仪血压节律降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