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洋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全身麻醉
  • 2篇手术
  • 2篇前锯肌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手术
  • 1篇依托咪酯
  • 1篇移植术
  • 1篇镇痛
  • 1篇直肌
  • 1篇手术治疗
  • 1篇体外循环
  • 1篇旁路移植

机构

  • 4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韩洋
  • 3篇张莉莉
  • 2篇贾倩倩
  • 1篇白金猛
  • 1篇樊本莉
  • 1篇梁淑娟
  • 1篇王景梅
  • 1篇鲍丽娜
  • 1篇杨晓春
  • 1篇陈宏英
  • 1篇范承飞
  • 1篇林琳
  • 1篇于洋

传媒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0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6例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 10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改变,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紧急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后全部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很多并发症,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此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流动大,对麻醉技术要求高。
杨晓春范承飞韩洋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麻醉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4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64)与B组(n=60)。A组患者给予术中全身麻醉。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实施RISS。比较两组患者体循环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与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同时间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与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即刻、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6、12、24 h平静呼吸与深呼吸状态下NR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BC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胸闷头晕、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良好,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与舒适度,且安全性佳。
贾倩倩张莉莉韩洋吴艳玲梁淑娟
关键词:超声引导全身麻醉胸腹部手术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林琳韩洋樊本莉陈宏英白金猛于洋张莉莉鲍丽娜王景梅
全麻诱导中,气管插管引发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主要是由于操作时喉镜和插管对咽喉、会厌、气管黏膜等处机械刺激后,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通常加深麻醉可以减弱气管插管反应,但也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抑制,可...
关键词:
关键词:全身麻醉依托咪酯丙泊酚
全身麻醉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后鞘阻滞处置外科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镇痛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后鞘阻滞处理外科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HS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含有结石的肝组织。在麻醉镇痛时,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在28例对照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在32例观察组采用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后鞘阻滞,比较两组包括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等手术指标,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及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估恢复质量。结果观察组PACU停留时间为(35.1±2.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0.3±2.1)min,P<0.05】;在术后2 h和24 h时,观察组静息VAS评分分别为(2.9±1.4)分和(2.5±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7±1.7)分和(3.3±1.4)分,P<0.05】,活动VAS评分分别为(3.7±1.6)分和(2.9±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4±1.5)分和(3.6±1.4)分,P<0.05】;观察组疼痛感受、身体舒适度和QoR-40总分分别为(35.3±1.2)分、(52.8±2.3)分和(175.0±8.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4±1.5)分、(45.8±2.8)分和(165.1±9.7)分,P<0.05】。结论在行外科手术切除HIS患者肝内结石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后鞘阻滞的镇痛效果比较好,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韩洋张莉莉王雨峰贾倩倩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全身麻醉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