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书军

作品数:105 被引量:670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叶螨
  • 17篇毒力
  • 16篇生物测定
  • 16篇二斑叶螨
  • 14篇田间
  • 12篇毒力测定
  • 12篇杀虫
  • 12篇杀虫剂
  • 11篇防效
  • 10篇药剂
  • 10篇田间防效
  • 9篇蔬菜
  • 8篇农药
  • 8篇小菜蛾
  • 8篇害虫
  • 8篇粉虱
  • 8篇菜蛾
  • 7篇生物学
  • 7篇室内毒力
  • 7篇种群

机构

  • 9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9篇浙江大学
  • 8篇宁波市农业科...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05篇魏书军
  • 73篇宫亚军
  • 65篇石宝才
  • 54篇王泽华
  • 45篇康总江
  • 45篇朱亮
  • 18篇陈学新
  • 16篇金桂华
  • 11篇陈金翠
  • 9篇施祖华
  • 9篇曹利军
  • 7篇路虹
  • 7篇崔文夏
  • 5篇马吉德
  • 3篇顾耘
  • 3篇王甦
  • 3篇高明清
  • 2篇赵尔成
  • 2篇姜春燕
  • 2篇郭晓军

传媒

  • 17篇北方园艺
  • 13篇昆虫学报
  • 13篇中国蔬菜
  • 8篇农药
  • 7篇植物保护
  • 6篇中国昆虫学会...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Entomo...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21篇2013
  • 16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单室叶蜂发生规律初步观察
我们在北京地区李子上发现了一种发生危害的叶蜂,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魏美才教授鉴定,确定为李单室叶蜂Monocellicampa pruni Wei.在以往的文献中,对李子上危害的叶蜂统称为李实蜂,据报道李实蜂在中国李树产区...
康总江石宝才朱亮魏书军
几种药剂对柑桔爆皮虫成虫的毒杀效果研究
2007年
赖朝晖魏书军陈宏明许培骞林家威郑宏海施祖华陈学新
关键词:柑桔爆皮虫成虫羽化毒杀效果药剂毁灭性害虫暴发成灾
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hLC50分别为0.38mg/L和2 225.63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 3 000倍、10%溴氰虫酰胺OD 2 000倍、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对瓜蚜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3~14d防效均达到90%以上,防效差异不显著;20%啶虫脒WP 3 000倍和10%吡虫啉WP 3 000倍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差,1d防效分别为31.31%和6.66%,14d防效分别为57.39%和47.80%;60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000倍防效最差,药后14d的最高防效仅为34.70%。推荐田间轮换使用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防治瓜蚜。
陈金翠王泽华金桂华孙艳艳张涛魏书军宫亚军
关键词:瓜蚜毒力生物测定田间防治效果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草蛉诱杀率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同种型号6种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桃园中草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诱捕器对草蛉的降低诱捕杀效果不同,以红色、绿色的降低诱捕蛉效果为最好,降低了84.47%;黄色、蓝色降低了75.53%;黑色处理组诱捕器降低了66.67%。该试验为避免诱捕器对益虫的诱杀提供依据,提高了对害虫的诱杀效率。
康总江朱亮魏书军石宝才
关键词:诱捕器草蛉
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联合毒力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寻找控制二斑叶螨的药剂,延缓对联苯肼酯抗性的产生。【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研究了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的联合毒力。[结果]联苯肼酯的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24、48、72h的LC50值分别为10.9277、5.1543、3.3894mg/L,毒死蜱LC50值分别为433.2953、206.7985、69.0944mg/L。两药剂混用时,在1:1-1:80混配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以1:1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随着毒死蜱用药量的提高,共毒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联苯肼酯与毒死蜱混用对二斑叶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宫亚军王泽华朱亮石宝才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毒死蜱混配共毒系数
豌豆彩潜蝇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是我国蔬菜上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尚未见该虫幼期卵到蛹各虫态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收集豌豆彩潜蝇的卵、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蛹,对该虫从卵期到羽化成成虫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通过测量幼虫口钩和头咽骨的长度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卵期观察到了豌豆彩潜蝇及其他潜蝇科昆虫中从未记述过的卵的呼吸角。利用口钩和头咽骨长度将幼虫划分为3个龄期,并对不同龄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描述,确定了通过骨化结构对幼虫龄期准确鉴定和通过外部形态快速鉴定的方法。根据豌豆彩潜蝇蛹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将蛹期划分为5个明显的发育阶段。【结论】本研究记述了豌豆彩潜蝇卵到蛹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为潜蝇幼虫和蛹的形态学及豌豆彩潜蝇生物学、生理学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
曹利军宫亚军朱亮石宝才陈敏魏书军
关键词:豌豆彩潜蝇形态学幼虫龄期
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2
2014年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在中国是一种严重危害温室蔬菜的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了解该害虫在中国的抗药性现状,为防治该害虫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Munger cell法测定了北京,山东寿光和青岛以及云南晋宁和呈贡等5个地区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多杀菌素、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氟氯氰菊酯、溴虫腈、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同时利用这些田间种群测定了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羧酸酯酶抑制剂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对多杀菌素、吡虫啉和甲维盐的增效作用。【结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北京、晋宁及呈贡种群分别对多杀菌素产生了34.45,47.45和64.45倍的高水平抗性;晋宁种群对灭多威和甲维盐分别产生了16.58和11.03倍的中等水平抗性;呈贡种群对甲维盐、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溴虫腈分别产生了24.17,21.69,20.05,16.45和10.31的中等水平抗性;青岛种群对啶虫脒和吡虫啉产生了17.70和12.49倍的中等水平抗性;寿光种群没有对任何杀虫剂产生高等或中等水平抗性。增效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吡虫啉和甲维盐,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在所有田间种群上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在呈贡、寿光和青岛种群中对吡虫啉存在显著增效作用;在北京、呈贡和寿光种群中,DEM对甲维盐存在显著增效作用。羧酸酯酶抑制剂DEF在呈贡、晋宁和青岛种群中对吡虫啉存在显著增效作用;在北京、呈贡和晋宁种群中,DEF对吡虫啉存在显著增效作用。但所有增效剂在各田间种群中对多杀菌素均无显著增效作用。【结论】结果提示:在使用多杀菌素防治西花蓟马时,应与其他杀虫剂轮换使用;此外,可通过添加酶抑制剂来增强甲维盐和吡虫啉对西花蓟马
王圣印张安盛李丽莉门兴元周仙红翟一凡刘永杰魏书军于毅
关键词:西花蓟马多杀菌素甲维盐吡虫啉
长体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长体茧蜂亚科)
2008年
记述膜翅目茧蜂科长体茧蜂属Macrocentrus Curtis1新种——樟虫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amphoraphilus He & Che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何俊华魏书军陈学新
关键词:膜翅目茧蜂科
新型杀螨剂—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49
2013年
[目的]筛选出用于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合理评价联苯肼酯的防效。[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联苯肼酯及其他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及田间防效效果。[结果]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各发育阶段均有效,对卵的LC50值为221.2430 mg/L,对若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10.9277、5.1514、3.3894 mg/L,对成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10.3891、10.0516、3.8818 mg/L。其余5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对成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3.1143、2.2590、2.0586 mg/L,其次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敏感性最低的是噻螨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SC对二斑叶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7、14 d的防效分别达99.71%、100%、96.66%,明显高于其他5种药剂的防效。[结论]研究表明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具有非常好的防效,而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哒螨灵、炔螨特和噻螨酮的推荐剂量已不能很好的控制该螨危害。
宫亚军石宝才王泽华康总江金桂华崔文夏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杀螨剂毒力生物测定田间防效
RAD-seq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技术(restriction-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是在二代测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化基因组技术(reduced-representation genome sequencing,RRGS)。RAD-seq利用限性核酸内切酶使基因组片段化,经过修饰后连接含标记的接头构建文库并进行测序。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通量高等优点,在分子生态学、进化基因组学、保护遗传学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发展起来的RAD-seq技术主要包括利用稀有酶和物理打断方式进行基因组片段化的mbRAD、利用稀有酶和常见酶组合酶切的方式进行基因组片段化的ddRAD、利用IIB型限制性内切酶得到短片段文库的2bRAD、利用同裂酶和Illumina试剂盒建库的ezRAD和完全利用Nextera试剂盒建库的nextRAD。本文对每种RAD-seq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昆虫种群遗传学、群落生态学、物种界定、系统发育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魏书军李冰艳曹利军朱家颖
关键词:昆虫学种群遗传学遗传连锁图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