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章皓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抗糖尿病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6
- 2016年
-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且分娩后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并发症,对母婴危害较大,妊娠期妇女合并GDM可出现先兆子痫、自然流产、酮症酸中毒,胎儿或婴儿可出现畸形、巨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GD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药物治疗已成为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部分。
- 孙章皓王旭梅
-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新生儿呼吸窘迫GESTATIONAL格列本脲
- 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构建超说明书用药风险评估体系,实现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分级管理,为医疗实践提供操作指导。方法:利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进行小组研讨会等方法,考察超说明书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条目,调查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条目的可能性并完成严重性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利用风险矩阵分析及Borda序值法进行风险分级。结果: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维度为法律政策风险、患者人身损伤风险、经济相关风险和医院经营风险,4个风险维度下包含12项高危风险条目。平均风险程度排序第一的是法律政策风险。结论:超说明书用药风险评估体系实现了风险条目的评估和量化,为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评判提供参考,达到保障患者权益且降低医生执业风险的目的。
- 刘巾玮梁明杰孙章皓张静雯张天明王旭梅
- 关键词:风险矩阵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
- 2021年
-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Barthel量表评分;治疗后血脂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Barthel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3.5±0.2)、(1.0±0.2)、(2.1±0.2)mmol/L,低于对照组的(4.2±0.2)、(1.6±0.3)、(3.7±0.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6±0.3)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脂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孙章皓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脑梗死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脑梗死(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蚓激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VCAM-1、IL-1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VEGF水平,降低sVCAM-1、IL-18、TNF-α水平以及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蚓激酶治疗。
- 孙章皓赵芯
- 关键词:脑梗死舒血宁注射液蚓激酶NIHSS评分炎性因子
- 1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引起高血氨脑病的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丙戊酸钠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用于癫痫患者的全身性和部分性发作。然而,其不良反应多,如高血氨症、肝毒性、内分泌紊乱等。对于接受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来说,高血氨症最为常见,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严重的高血氨脑病。这样势必会影响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对1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引起高血氨脑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及合理干预,希望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孙章皓马丽娟
- 关键词:丙戊酸钠合理用药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1、2、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4周后具体不良反应(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1、2、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33%(1/30)、6.67%(2/30),均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20.00%(6/30)、30.00%(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肝肾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3.33%)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BI评分(83.45±12.36)分、ESS评分(76.95±5.2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19±10.01)、(69.1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孙章皓
- 关键词:阿加曲班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