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焦刘化形为鸳鸯的文化渊源
- 2012年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最高成就。诗歌讲述了汉末建安年间焦仲卿、刘兰芝夫妇,情投意合、互敬互爱,但因刘兰芝不被焦母接纳。二人被迫分离,后又迫于刘兄改嫁的威逼,焦刘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诗歌的结尾二人死后合葬处“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借助这种浪漫的表现手法,将全诗的悲剧意义进一步烘托出来。化形为鸳鸯,不仅是诗歌表达美好理想与愿望的一种手段,也是我们解读诗歌创作背景、故事渊源的一把钥匙。
- 张瑞芳
- 关键词:文化渊源鸳鸯诗歌创作表现手法悲剧孔雀
- 从巫史儒之关系传承浅析《史记》的“究天人之际”
- 2015年
- "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之一。受到巫术神秘思维与儒家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司马迁及其《史记》创作,在"究天人之际"方面表现出祖先崇拜、君权神授、天命观等倾向,这与巫、史、儒三者之传承密切相关。"究天人之际"是本出于巫的史官,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继绝地天通之后对天人关系的重新梳理。
- 张瑞芳
- 关键词:史记绝地天通天人合一
- 平淡朴拙见真意精神贯注浩气行——简析汤谐《史记半解》被引量:2
- 2014年
- 清代才子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取《史记》原文68篇内容进行评注,是《史记》研究的重要选本之一。汤谐从探究行文笔法入手,既在细节处进行分析,又能依行文脉络来划分原文段落,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倾注其毕生研究所得,高瞻远瞩,是阅读与研究《史记》的重要参考资料。
- 张瑞芳李淑芳
- 关键词:文法
- 唐前仙道小说中的变化法术与动物意象
- 2016年
- 动物意象是唐前仙道小说的重要角色。唐前仙道小说利用古人化生变形观念来敷衍变化法术,演绎出不同于动物神话的仙道类动物意象故事。同时,唐前仙道小说借助动物意象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参照,记述各类变化法术,成为道教自神其教的方式之一。动物意象在以宣教和法术描写为主的唐前仙道小说中,也表现出人性化与精怪化不同的发展趋势,为后世同类小说的发展积累了素材。
- 张瑞芳
- 关键词:动物意象
- 汉译佛经中的动物寓言及其文化阐释被引量:1
- 2013年
- 佛经的传译,带来了异域文化中特色鲜明、富于智慧的佛经故事。与佛教的中国化改造一样,佛经寓言的翻译与传播也同样经历了向中国寓言靠拢、与之融合的过程。尽管一些佛经寓言带有浓重的域外特色,但在佛教平民化、世俗化的传播过程中,这些寓言也不断被中国文化改造、吸收,或与中国固有寓言融合,以本土化面貌出现于志怪作品中、流传于民间,
- 张瑞芳
- 关键词:动物寓言汉译佛经文化阐释文化改造异域文化佛经故事
- 荟萃《史记》文学精华 再现经典阅读价值——《史记精华》解析
- 2015年
- 评点作为一种读解方式,符合中国人的阅读欣赏习惯。《史记精华》是中华书局辑校的《史记》选本,专以人物为中心的《本纪》《世家》《列传》,其所选评点往往注重原著的叙事技巧、文章结构及风格风貌。而在《表》《书》中,所选评点多以突显原著之史学特性为主要内容。同时,评点对于原著之史学骨骼、文学血肉、文史结合之魂魄的展示,也是《史记精华》的一大亮点。评点所展示的《史记》意蕴风貌等,都表明《史记精华》对于再现经典阅读价值的意义。
- 王豪张瑞芳
- 关键词:评点
- 浅析史传文学对唐前古小说的影响——以《搜神记》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搜神记》作为唐前非“有意为”小说的杰出代表.它的成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史传文学作为我国成熟较早的叙事文学,不仅与古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古小说的产生、发展、壮大有深刻影响,也同样对《搜神记》在叙事手法与题材内容上起到不容忽视作用。
- 张瑞芳
- 关键词:史传文学《搜神记》
- 佛教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本土动物变形故事的新变
- 2016年
- 魏晋及至隋唐,佛教宣教故事借助于本土动物故事,将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逐步渗入其中,使得本土动物变形故事出现了新变。在原生故事注重祖先崇拜、强调变形化生的基础上,因果报应观念成为人与动物互相变化的重要原因,轮回转生更加强化了此类变形。同时,动物意象群和动物王国开始被建构,海外大物故事进一步发展,源于域外文化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变形故事也逐渐受到普遍接受。本土动物变形故事在佛教影响下呈现出更加人情化的一面。
- 张瑞芳
- 关键词:佛教
- 劈山救母与中国古代神话寻母意识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诸多神话传说中包含寻母意识的神话故事并不多见,劈山救母算是其中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不同故事的流传整合。这类故事在我国较为少见的原因,除了与男权支配下的婚恋观念有关外,还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
- 张瑞芳
- 鲧禹化生神话考辨被引量:1
- 2013年
- 鲧、禹化生神话是中国上古最惹人注目的神话之一。在古代文献中,鲧禹的化生有多种不同的神话叙事,主要有化龙、化熊、化鳖等说,其背后的结构是"变形",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与动物的密切关联。鲧禹父子神话性格中既有一致传承之处,又有对立的成分,是破旧立新观念的呈现。
- 徐峰张瑞芳
- 关键词:化生神话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