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辉

作品数:48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英语
  • 7篇大学英语
  • 7篇教育
  • 7篇教学
  • 6篇英语教学
  • 6篇文学
  • 5篇文学批评
  • 5篇课堂
  • 4篇大学英语教学
  • 4篇教育生态
  • 4篇教育生态学
  • 3篇文化
  • 3篇喜福会
  • 3篇共同体
  • 3篇后方法
  • 3篇翻译
  • 3篇《喜福会》
  • 2篇多媒体
  • 2篇形成性
  • 2篇形成性评估

机构

  • 37篇许昌学院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7篇刘向辉
  • 5篇郭英剑

传媒

  • 7篇许昌学院学报
  • 2篇戏剧(中央戏...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外语教学
  • 2篇教学与管理(...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芒种(下半月...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英国经验借鉴的中国农业人口转移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在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城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英国农业人口转移在世界范围率先展开。虽然在不同阶段英国农业人口转移的诱因与特征不尽相同,但整体而言英国在农业人口转移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基于对英国实践经验的借鉴,中国应当从政府引导、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强化法制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等方面思考对策,以促进自身农业人口转移的健康发展。
刘向辉
关键词:农业人口转移城镇化
后方法视角下加强影视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年
本文从讨论后方法理论入手,指出英语教学中加强影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影视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刘向辉
关键词:后方法文化建设英语电影
“激进派”与“温和派”的碰撞:“赵汤之争”的思想缘起
2022年
作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赵汤之争”自20世纪70年代爆发以来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但讨论主要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升级阶段的“赵汤之争”,对20世纪70年代的酝酿生发阶段关注不足,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赵汤之争”思想缘起的认识。“赵汤之争”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亚裔内部两种文学创作思想碰撞的必然结果,是以赵健秀为代表的激进派思想与以汤亭亭为代表的温和派思想碰撞的外在形式。
刘向辉
关键词:《女勇士》
英语翻译视角下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钧瓷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英语翻译的促进。引入动态系统理论深层次分析英语翻译对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简要对策以期为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刘向辉
关键词:英语翻译
全球化语境下钧瓷文化英语翻译的现状及前景
2013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钧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目前钧瓷文化英语翻译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研究不成体系。钧瓷文化英语翻译滞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钧瓷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在文化全球化加剧的背景下钧瓷文化英语翻译在学科建设、实践应用、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向辉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构建被引量:26
2013年
从1866年"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开始,它就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主要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发展,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成就。到了20世纪,生态学与社会科学开始紧密结合发展,相继出现了教育生态学、法律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等学科。
刘向辉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课堂生物学家自然科学
母爱缺失的“创伤性经验”——《沉没之鱼》别解被引量:11
2010年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全新突破的一部作品,文中的幽灵叙述者陈璧璧是潜在的主人公。她幼时缺乏母爱的"创伤性经验"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兰那王国之旅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并去了解爱、接受爱的过程。
刘向辉
关键词:母爱心理分析
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机制创新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发展迅猛。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地区差异较大、学历层次不均衡、"引进来"明显胜于"走出去"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长效健康发展,各级部门和高校应当立足现状,积极创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具体的机制创新途径有:调整宏观政策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均衡发展、准确定位高校角色引导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发展、强化"走出去"战略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多元化发展。
刘向辉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超越“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源头考辨
2021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界普遍把"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视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源头,其标志是70年代几部重要美国亚裔文学选集的导言。这种界定只是对"美国亚裔"一词诞生以来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源头的一种特殊解读,肯定了美国亚裔文学批评与美国亚裔运动同生共进的文化政治关系,但同时遮蔽了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真正源头。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真正源头是1887年美国《日晷》杂志刊发的《我在中国的童年》书评。介于1887年到1910年前后出版的关于李恩富、伊迪丝·伊顿、温妮弗莱德·伊顿、容闳等早期美国亚裔作家作品的其他评论可以界定为这个源头的主流。
刘向辉
作为文化共同体标识的“美国亚裔文学”被引量:2
2022年
“美国亚裔文学”是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乎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从1968年“美国亚裔”一词的首创,到“美国亚裔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早期的大量使用,标志着“美国亚裔文学”作为文化共同体从创生到确立的演进历程。以少数非亚裔学者为代表的“他者”言说促使了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意识的萌发,以亚裔学者为代表的“自我”言说促进了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意识的觉醒,不同族裔背景学者的共时言说则标志着美国亚裔文化共同体的确立。
刘向辉
关键词:文化共同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