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静

作品数:35 被引量:179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护理
  • 7篇救援
  • 6篇手术室
  • 3篇压疮
  • 3篇置胃管
  • 3篇手术
  • 3篇胃管
  • 3篇胃管置入
  • 3篇留置
  • 3篇留置胃管
  • 3篇病人
  • 2篇地震
  • 2篇灾害救援
  • 2篇置入方法
  • 2篇手术配合
  • 2篇术后
  • 2篇通气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气管插管病人

机构

  • 21篇武警总医院
  • 1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34篇公静
  • 13篇陈晓阳
  • 11篇孙玲
  • 7篇管晓萍
  • 7篇张利岩
  • 6篇高歌
  • 6篇毛莎
  • 6篇武化云
  • 5篇陕海丽
  • 5篇高艳红
  • 5篇李娟
  • 4篇冉敏
  • 3篇沈志奇
  • 3篇韦中余
  • 3篇韩淑贞
  • 3篇刘万芳
  • 3篇杨钧
  • 3篇程芮
  • 3篇王曼
  • 2篇蒋珊山

传媒

  • 7篇武警医学
  • 7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集中培训在压疮调研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集中培训方法对护士掌握压疮相关知识的效果及参与横断面调研的作用。方法压疮调研前,通过自愿报名、科室推荐和护理部审核,选择压疮发生高危科室的42名护理骨干,采用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理论授课以多媒体为主,技能培训采取人体模型演练、现场训练、教学查房、典型案例共享及疑难问题分析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为培训前后采用统一试卷考核压疮定义和分期,技能考核采用现场提问考评Braden评分及压疮识别准确率情况。结果参加培训的42名护士,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88.52±2.31)分,培训后平均为(97.16±3.2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3,P<0.01);培训前技能考核成绩平均为(86.19±4.68)分,培训后平均为(93.35±2.4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4,P<0.01)。42名护理骨干按要求完成调研工作。结论采取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集中培训方法,提高了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可以作为今后综合医院选拔压疮调研护士的有效培训方法。
管晓萍蒋琪霞刘万芳高艳红武化云陕海丽公静毛莎冉敏李娟
关键词:在职培训压疮
信息化管理对压疮风险监控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进行压疮风险流程监控的效果。方法将2013、2014年出院的患者分别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纸质表单,逐级上报,手工分析统计数据;观察组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在院内压疮、围术期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情况,以及对压疮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院内压疮、围术期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情况,以及对压疮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χ2分别为4.459、50.297、29.666、9.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院内压疮、围术期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比例减少,压疮治疗效果提高。结论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动态便捷地监控与追踪,及时干预,规范的护理会诊流程,及得当的处理,不仅便于临床动态掌握全院科室压疮风险管理情况,还可以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管晓萍高艳红沈志奇武化云公静冉敏李娟王新董一颖
关键词:信息化压疮
重症医学的起源、发展及展望被引量:11
2015年
重症医学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而诞生,是主要研究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治疗方法的学科。笔者简要回顾重症医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目前的发展概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成就与挑战并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先进的理念,才能跟进重症医学的发展。
郭晓东彭碧波杨贵荣公静
关键词:重症医学
气管插管病人3种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3种不同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ICU261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插管组(A组)、导丝导引组(B组)和牵拉气管组(C组)各87例。观察并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插管前后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B组为83.91%,高于A组的70.11%;C组为98.85%,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操作总时间比较,C组较A组、B组缩短(均P〈0.01),B组较A组延长(P〈0.01)。置管后HR、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C组无明显变化,A组、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发生率,C组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人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韩淑贞张利岩公静韦中余孟喆
关键词:留置胃管气管插管
不同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陈晓阳刘则杨张利岩毛莎公静孙玲王曼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护理人力医疗服务收费护理服务护理成本
婴幼儿Galen大脑大静脉瘤栓塞术护理1例
2010年
1病例简介患儿女,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头痛、头晕3d,突然加重1d”于2009年3月27日轮椅入院。患儿于2009年3月23日前开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伴间断头痛、头晕,在当地医院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平扫和增强提示大脑大静脉瘤伴轻度脑积水。2009年3月25日头痛持续性加重,并发呕吐,左侧肢体无力进展至完全不能动,转至我院治疗。
武化云李娟陕海丽公静孟瑞静高杨王晓龙
关键词:儿童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1
2006年
李冬梅杨振宇盛梓松公静刘艳杰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术护理配合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呼吸病低氧血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呼吸病低氧血症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危重呼吸病低氧血症新生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患儿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合指数(c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 O2/Fi O2)和p H值。结果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新生儿Pa O2、PCO2、Pa O2/Fi O2和p H值均优于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危重呼吸病低氧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做好通气压力调节,新生儿鼻部皮肤及黏膜的保护,预防呕吐等护理对保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磊公静张丽微
关键词:低氧血症气道正压通气
责任护士工作表格在干部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干部病房的服务对象大多高龄,社会地位及文化层次都较高,患老年慢性疾病者居多,住院时间较长,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住院需求,我们针对科室特点,特别设计了责任护士工作表格,在2006年7月-2007年7月应用期间,效果满意。现将表格的设计与应用介绍如下。
沈志奇高歌公静
关键词:责任护士
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病人CRRT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评价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病1人CRR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ICU行cRRT治疗的.63例危重病人(乳酸盐置换液组34人.碳酸氧盐置换液组29人).于治疗前、治疗24h和48h测定血乳酸、PH、BE、HCO3-、平均动脉压(MAP)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乳酸盐组在CRRT治疗24h、48h后.乳酸呈下降趋势,但朱达到统计意义差别。碳酸氢盐组cRRT治疗24h后,乳酸即下降,至4BH乳酸较治疗前均达到显著意史差异(P〈0.05)。血PH值、BE和HC03-在CRRT治疗后24h、48h两组均显著升高,血清肌酐在治疗24h后两组均显著下降,A8h下降更为显著,而平均动脉压和钠离子在治疗过程中无统计意义差别。除乳酸、BE外,CRRT 486后靴酸盐组和碳酸氢盐组各时间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氧酸盐置换液不升高血乳酸。在纠正酸中毒、维持血压、稳定内环境方面具有优势,乳酸盐置换液可以安全地用于危重病人的CRRT治疗。
杨贵荣程芮张杰杨钧杨四平公静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病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