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鸣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宏观审慎监管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性被引量:5
- 2020年
- 本文以中国金融开放为背景,构建具有金融非线性放大机制的DSGE模型,定量研究在信息冲击和全球流动性机制转换冲击下,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三种资本管制税对于降低金融风险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金融开放下,最优宏观审慎资本管制税对于消除货币外部性和增加社会福利具有最优效果,但从政策工具的可实施性来看,基于泰勒规则的资本管制税是更为实用的次优选择,而固定税率的资本管制税虽然易于实施,但高税率会对社会福利产生负作用。本文拓展了在外部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所致货币外部性对于金融稳定性的理解,厘清了宏观审慎资本管制工具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中国金融开放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朱一鸣朱一鸣
-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外部性跨境资本流动
- 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 2023年
-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以计算机、金融交叉学科的本科生为主体,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措施、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课程性质分析、学情分析设立课程思政的整体目标与思路,采取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等教学法国内法改革,采取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改革,达成了有交叉学科特色的思政育人效果。
- 姚遥周一真朱一鸣
-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创新
- 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与货币危机风险被引量:14
- 2016年
- 在国内金融开放改革面临现实抉择之际,本文采用1970-2011年的102个国家面板数据,构建Logistic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汇率制度选择对于货币危机风险的现实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选择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或超级固定汇率制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风险。利用以上模型,结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可以测算出,在中国当前金融开放改革中,保持有限资本开放,率先实施汇率制度灵活性改革,有利于降低货币危机风险。本研究结论是中国的金融开放改革为优化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程惠芳朱一鸣潘奇姚遥
-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货币危机
- 中央企业捐赠两难困境制度纾解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以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捐赠管理办法》(简称捐赠办法)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其实施成效。研究表明:捐赠办法可纾解中央企业捐赠两难困境,即通过弱化高管借捐赠之名对企业资源的侵蚀作用,同时减少市场权利对中央企业捐赠的裹挟作用,捐赠办法有助于扩展中央企业捐赠区间,进而增强其自由裁量性。拓展性研究显示,以捐赠办法为指引,中央企业捐赠价值效应得以显著提升。
- 潘奇朱一鸣郑秀田
-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
- 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匮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人才需求现状,根据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在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对复合型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 朱一鸣姚遥
- 资本账户自由化、信贷扩张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被引量:4
- 2020年
- 本文研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下,信贷扩张与资本流入对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的影响。利用89个国家1973—2016年的长面板数据,并控制影响银行危机风险多项因素后,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FDI流入能显著降低银行危机风险;适量的股权投资流入有助于增强银行业稳定性;但当股权投资大量流入时,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银行危机风险急剧增加;较低的债权投资流入对银行业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超过一定规模时,银行危机风险显著增加。
- 朱一鸣朱一鸣
- 关键词:资本账户自由化信贷扩张
- 基于行为粘性的企业逼捐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以行为粘性为切入点,将被动性的行为粘性作为企业被逼捐的学理表征,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慈善捐赠的面板数据,且基于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多重稳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捐赠行为存在压制性并呈现明显的粘性。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性趋好,这种粘性会逐渐减弱,企业捐赠受到的逼迫性亦变小。此外,实证结果还显示,为增强合法性,民营、违规、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及竞争压力大的企业,总体而言会接受捐赠的逼迫性要求,此时企业捐赠的粘性更为显著。
- 潘奇龙建辉朱一鸣
- 关键词:企业捐赠粘性合法性
- 企业持续捐赠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1
- 2017年
- 企业持续捐赠是否值得?基于时间压缩不经济及动态能力理论,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捐赠的面板数据为依据,本文分析并检验了企业持续捐赠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虽然持续捐赠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但以企业通过持续捐赠获取的各种无形及有形资源需要积极运作为推论,进一步的实证表明,随着企业动态能力增强,企业持续捐赠的价值效应逐趋明显。另外,拓展性检验还发现,促成以上资源获取及能力发挥的情境因素越凸现,企业持续捐赠的价值回报亦越大。本文为针对性地探明企业持续捐赠的价值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有助于职能部门出台适宜的引导政策促进企业持续捐赠行为,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探寻可行的对策提升持续捐赠的回报。
- 潘奇朱一鸣
- 关键词:动态能力
- 两难困境下国有企业最优捐赠策略——基于产权性捐赠差异及其绩效的实证发现被引量:14
- 2015年
- 在国有企业捐多或捐少均可能招致社会怨责的两难局境下,亟待探讨其最优捐赠策略。基于国有企业捐赠两难背后的民营企业比照现实,通过识别国有企业因与民营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而形成的捐赠差异(国有企业产权性捐赠差异),并考察其对绩效的影响,本文对国有企业参照民营企业进行捐赠的理论命题给予了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产权性捐赠差异与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绩效最大时国有企业产权性捐赠差异大于0。这表明,为探寻捐赠两难的最优策略,以民营企业为参照和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国有企业应比民营企业多捐,但存在最优水平。进一步的实证发现,垄断性高的国有企业上述倒U型关系更明显,其最优捐赠值更大。此外,拓展性检验还显示,国有企业可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或提升其他社会责任水平的方式,弱化以上对其捐赠的特殊要求。本文揭示了转型期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独特内在特质,对其筹划恰当的捐赠方案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深化认识企业捐赠行为的本土特征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 潘奇朱一鸣林枫
-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捐赠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