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营养
  • 3篇谷氨酰胺
  • 3篇肠外
  • 3篇肠外营养
  • 2篇短肠大鼠
  • 2篇移植小肠
  • 2篇营养
  • 1篇代偿
  • 1篇短肠综合征
  • 1篇营养作用
  • 1篇膳食
  • 1篇膳食纤维
  • 1篇生长激素
  • 1篇重组生长激素
  • 1篇综合征
  • 1篇胃肠外
  • 1篇胃肠外营养
  • 1篇激素
  • 1篇肠内
  • 1篇肠内营养

机构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吴肇汉
  • 4篇谢建新
  • 3篇谢建新
  • 3篇左焕琛
  • 2篇黄德骧
  • 2篇张宏伟
  • 1篇顾岩
  • 1篇靳大勇
  • 1篇许剑民
  • 1篇张延伟

传媒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大鼠移植小肠营养作用研究
1996年
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征的根治性措施,然而目前移植肠术后的萎缩和吸收功能低下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本研究对接受小肠移植的大鼠行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以观察其对移植小肠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用改良的Monchik和Russel法对近交系Wistar鼠行近段空肠异...
张宏伟吴肇汉黄德骧谢建新谢建新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外营养移植小肠营养
膳食纤维促短肠大鼠结肠代偿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加用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EN)对短肠大鼠结肠代偿的促进作用。方法:制作切除80%-85%的短肠大鼠模型,用 Pepti-2000做 EN治疗,同时加用膳食纤维(EF),观察其全身营养状况和结肠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术后 15 d起EF组体重增加,并于第18 d起明显优于EN组(P<0 05),第9天EN组正氮平衡明显低于CONT组(P<0 001),而EF组与 CONT组无差异。 EF组结肠壁厚度、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比 CONT和 EN组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 0.01)。结肠粘膜细胞DNA指数,EN和EF组均明显高于CONT组(P<0.05),且S期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CONT组(P<0. 05)。各实验组 IGF— 1m RNA含量均比 CONT组有极显著差异(p< 0.01)。 EF组血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明显高于 CONT组( P< 0. 05)。结论:应用膳食纤维治疗的短肠大鼠全身营养状况及结肠形态学代偿明显优于单用肠内营养组。
许剑民靳大勇谢建新谢建新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大肠膳食纤维肠内营养
重组生长激素与谷氨酰胺协同促进短肠大鼠小肠的代偿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添加生长激素 (rhGH)及谷氨酰胺 (Gln)的肠外营养 (PN)对短肠大鼠残存小肠代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 2× 2析因实验方案 ,将SD大鼠随机分成STD、Gln、rhGH及rhGH +Gln组 ,建立PN短肠动物模型。PN 6d后行小肠黏膜形态学检查 ,并行细胞增殖核心抗原 (PCNA)测定、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染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mRNA的Northernblot测定。结果 rhGH+Gln组残余小肠黏膜形态学上呈显著代偿表现。析因分析表明 ,rhGH与Gln间存在协同作用 (P <0 .0 1)。其PCNA表达显著高于rhGH、Gln与STD组 ,分别为 2 4.95± 3 .93、19.2 8± 3 .2 5、17.2 7± 3 .38与8.37± 2 .2 3(P <0 .0 1) ;凋亡指数显著降低 ,分别为 5 .6 8± 2 .0 7、8.0 6± 2 .33、10 .0 0± 2 .2 4及 2 2 .32±3.84(P <0 .0 1) ;小肠IGF 1mRNA表达在rhGH +Gln组显著高于rhGH、Gln及STD组 ,分别为 0 .73±0 .0 5、0 .6 2± 0 .0 4、0 .5 1± 0 .0 4及 0 .41± 0 .2 2 (P <0 .0 5 )。结论 rhGH与Gln通过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与抑制其凋亡 ,协同促进短肠大鼠残存小肠代偿 ,小肠IGF
顾岩谢建新吴肇汉左焕琛
关键词:生长激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大鼠移植小肠营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作者研究了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大鼠移植小肠萎缩及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对Wistar鼠行近段空肠移植,然后给予肠外营养10天。实验组给予加3%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营养液,而对照组给予含等氮量非必需氨基酸的营养液。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小肠的绒毛高度、粘膜厚度、腺窝深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而对照组则出现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和微绒毛萎缩。实验组移植小肠对15N-甘氨酸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促进大鼠移植小肠粘膜增生,维持粘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并能改善其对氨基酸的吸收能力。
张宏伟吴肇汉张延伟黄德骧黄德骧谢建新
关键词: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肠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