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合并肝细胞癌多原发癌临床特点(附25例报告)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合并肝细胞癌的多原发癌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25例合并肝细胞癌的多原发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多原发癌病人占同期收治肝细胞癌病人(458例)的5.5%。其中,同时多原发癌8例(32.0%);异时多原发癌17例(68.0%),其中首发为其他癌12例,首发为肝细胞癌5例。25例病人共发生肝外恶性肿瘤病灶26个,肺(26.9%)是肝外最常见的肿瘤累及器官,其次是胃(23.1%)。其中对肝细胞癌的治疗,1例(4.0%)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2例(8.0%)行保守姑息治疗;22例(88.0%)行根治性手术,术后1、3年存活率分别为86.4%和72.7%。结论临床上合并肝细胞癌的多原发癌病人并不少见,肺癌和胃癌是常见的肝外恶性肿瘤,了解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减少误诊,从而使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疗方案。
- 孙培伟白雪莉陈义刚高顺良张匀楼健颖阙日升梁廷波
- 关键词:肝癌多原发癌
- 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86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隐源性组(51例)和非隐源性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隐源性组年龄、伴发胆管结石和恶性肿瘤比例低于非隐源性组,而男性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比例高于非隐源性组(P<0.05);隐源性组出现血小板降低和总胆红素升高的比例低于非隐源性组(P<0.05);最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但隐源性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隐源性组(P<0.05),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低于非隐源性组(P<0.05);两组治疗均以抗生素联合穿刺引流为主,但隐源性组住院时间较短,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糖尿病病人,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以控血糖、抗感染、积极穿刺引流为治疗原则,预后较好。
- 孙培伟白雪莉陈义刚高顺良张匀楼健颖阙日升梁廷波
- 关键词:肝脓肿隐源性预后
- 二次胆肠吻合术23例临床分析及对策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二次胆肠吻合的原因、术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特点,提出预防胆肠吻合术后严重并发症导致二次手术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23例二次胆肠吻合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次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结果胆肠吻合术后二次胆肠吻合术前诊断主要有:吻合口狭窄14例(60.9%),胆管结石13例(56.5%),胆管炎10例(43.5%);第二次胆肠吻合均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或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第二次胆肠吻合手术原因较多,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选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可预防、减少或减轻胆肠吻合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减少潜在的再次手术发生。
- 陈义刚白雪莉马涛李国刚高顺良楼健颖陈炜孙培伟梁廷波
- 关键词:胆管空肠吻合二次手术吻合口狭窄并发症
- 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T1或T2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
- 马涛白雪莉孙培伟徐永子沈艺南郭成祥高顺良楼健颖阙日升张匀李国刚梁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