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发
  • 1篇单发性
  • 1篇医学图像
  • 1篇医学图像处理
  • 1篇照射
  • 1篇照射剂量
  • 1篇直肠
  • 1篇直肠内
  • 1篇直线加速器
  • 1篇射频
  • 1篇射频加热
  • 1篇生存期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平均生存期
  • 1篇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肝癌
  • 1篇疗法
  • 1篇颅内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林青
  • 2篇张可领
  • 2篇刘永明
  • 2篇肖作平
  • 1篇伏少华
  • 1篇唐怀斌
  • 1篇傅伟飞
  • 1篇钱国正
  • 1篇孟岩
  • 1篇金冶宁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合并射频加热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报告
1990年
从1984年4月至1989年4月,我院用非创伤性APA系统加热合并放疗的方法,治疗1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不能再手术者。放疗用(?)0Co或10MV-X线,Dr2400~5114cGy。加热用BSD-1000环形矩阵排列(APA)系统,直肠内测温,40℃者至少维持45分钟,41℃以上至少30分钟,部分病人42℃以上,加热为2次/每周,共4~8次。患者治疗前后均用B超和CT检查。
张可领孟岩林青
关键词:射频加热直肠内平均生存期单发性照射剂量
计算机辅助放射治疗系统的研制
1996年
论述我科自行研制计算机辅助放射治疗系统的目标和方法,介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该系统的目标是将我院已有的影像设备(CT、MRI)、放射治疗装置(直线加速器和钻—60)和模拟定位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科学地、精确地完成有计划的放射治疗。系统由病例登录管理、影像输入及影像库调用、辅助定位摆位和治疗计划制定4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运行的实践告诉我什1:它不但具有一般治疗计划系统的全部功能,至少还有两个独特的功能,即无条件做CT的病人亦可较精确地做有治疗计划的放射治疗以及建立治疗计划系统与模拟定位机相互吻合的座标关系。
钱国正肖作平傅伟飞金冶宁刘永明林青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医学图像处理
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颅内疾患被引量:1
1996年
从1994年7月~1995年2月用SRS技术治疗38例复发性或不能手术的颅内疾患(原发性23例,转移性10例,动静脉畸形5例),病灶平均直径32mm(10~42mm),照射剂量取60%~80%等剂量线,平均剂量为24Gv(15~30Gy),均为单次照射。治疗后中位时间是3个月(1~7个月)。结果:18例患者行CT或MRI复查,其中5例(27.8%)病灶完全消退,7例(38.9%)部分消退,2例(11.1%)病灶发生囊性坏死,4例无变化。主要并发症为脑水肿,但经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治疗后脑水肿消退。结论:直线加速器SRS治疗颅内疾患技术是精确的、安全可靠的,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
肖作平张可领刘永明伏少华林青唐怀斌
关键词:颅内肿瘤放射疗法直线加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