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斑秃
  • 2篇壮药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形态学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抑郁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证型
  • 1篇知识
  • 1篇治法
  • 1篇中风

机构

  • 1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0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江阴天江药业...

作者

  • 12篇苏婷
  • 5篇钟江
  • 4篇孙小雨
  • 3篇粟胜勇
  • 3篇周宾宾
  • 2篇王甜
  • 2篇黄涛
  • 1篇李振兴
  • 1篇吴志洪
  • 1篇郭巍
  • 1篇张云
  • 1篇孙圆圆
  • 1篇蔡华
  • 1篇黄琳
  • 1篇韦德锋

传媒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志因素对斑秃影响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
2017年
斑秃是一种以突发呈片状非瘢痕性脱发为症状的皮肤性疾病,其好发于青壮年,多合并有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往往不明确。而心理因素与斑秃发病相关,心理因素是斑秃的重要诱因,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有心理诱因。
卢山明钟江韦德锋苏婷孙小雨
关键词:斑秃情志因素学术性
microRNA146a、203在不同证型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MicroRNA-146a、MicroRNA-203在不同中医证型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皮屑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对不同中医证型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作用,寻找特应性皮炎相关的特异性MiRNA,希望作为特应性皮炎疾病诊...
苏婷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特应性皮炎
文献传递
痤疮中医外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痤疮(acne vulgaris)俗称青春痘、暗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是皮肤科常见的好发于颜面部的损容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常好发于面部、胸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面部疾病越来越重视,痤疮作为一种严重损伤面部容颜的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2],这就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孙小雨钟江卢山明苏婷
关键词:痤疮中医外治法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对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研究成果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主要通过多个机制起作用,其中包括促进神经递质及受体释放以及受体后信号转导,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神经缺损,抑制HAP轴,缩短脑电图P3电位潜伏期、增高波幅等。并指出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临床试验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
王琼潇粟胜勇张熙黄琳苏婷王甜谢彩云
关键词:针刺中风后抑郁
针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机制的研究概述被引量:4
2023年
抑郁症与失眠为目前临床高发病,临床上抑郁症与失眠常共同存在。多数研究者认为针灸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学说、炎症学说、相关神经生化因素学说等共病机制来治疗抑郁共病失眠。且针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疗效明确,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故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共病失眠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王甜粟胜勇张熙林欣颖王琼潇苏婷谢彩云黄琳
关键词:针灸
火刃针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形态学和抗氧化能力及TGF-β1/Smad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火刃针疗法对肩周炎模型兔肩关节组织形态学和抗氧化能力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的影响,探讨火刃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雄性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火刃针组各8只。采用连续牵引机械运动劳损法联合冰敷刺激法建立家兔肩周炎模型,药物组及火刃针组分别行药物灌胃和火刃针治疗,于实验第33天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肱二头肌肌腱和滑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取血清及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TGF-β1/Smad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各肌肉组织中SOD、T-AOC含量明显减少,TGF-β1、Smad1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刃针组和药物组血清及各肌肉组织SOD、T-AOC(药物组肌肉组织除冈下肌外)含量明显增加,TGF-β1、Smad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药物组比较,火刃针组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SOD、T-AOC(冈上肌除外)、TGF-β1、Smad1含量差异显著(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显微镜下模型组出现肌腱纤维结构明显紊乱,滑膜组织增厚、毛细血管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干预后,药物组和火刃针组组织形态学病变显著改善,尤其是火刃针组上述情况明显好转。结论 火刃针可降低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机化程度,改善病理状态,对血清及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抗氧化能力,能够降低TGF-β1/Smad表达水平,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苏婷苏婷粟胜勇王琼潇谢彩云王甜黄琳黄琳
关键词:肩周炎抗氧化能力组织形态学
基于纳支法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特定穴位不同的针刺时间、频率参数对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效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与D组,每组15例,常规针刺取穴支沟、大肠俞、足三里、次髎、气海、长强、天枢与上巨虚;针刺得气后电针治疗仪连接,以天枢、大肠俞为刺激电极,足三里、次髎为参考电极;A组:连续波5 Hz,辰时(7-9时)电针20 min;B组:连续波5 Hz,非辰时电针20 min;C组:连续波100 Hz,辰时(7-9时)电针20 min;D组:连续波100 Hz,非辰时电针20 min。各组针刺留针30 min。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布里斯托尔大便分型(Bristol分型)、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和生活综合评定量表(GQOL-74量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Bristol分型、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与GQOL-74量表均有改善(P<0.05),其中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和GQOL-74量表C组患者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B组和D组(P<0.05),A组与D组均优于B组(P<0.05),A组与D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ristol分型中,C组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B组和D组(P<0.05),A组、B组和D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治疗上,高频辰时电针疗效最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排便时间长、大便干燥与排便困难等症状,改善结肠传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杨翔宇李振兴周宾宾姚鑫宇苏婷李靖禹
关键词:纳支法电针随机对照试验
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固发美髯汤治疗复发性斑秃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复发性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肝肾不足型复发性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内服固发美髯汤联合外用壮医皮肤针治疗,对照组1予壮药固发美髯汤内服治疗,对照组2采用壮医皮肤针扣刺治疗。三组治疗每疗程为4周,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脱发区积分与起效时间,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2总有效率80%。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三组治疗后积分皆明显低于治疗前积分;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脱发区积分明显低于两对照组。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少于两组对照组。治疗组中临床治愈16例,未见复发;对照组1中临床治愈12例,3例复发,对照组2中治愈14例,5例复发.三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照组复发率皆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腹胀和腹泻,对照组2中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结论: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复发性斑秃具有较好的疗效,起效时间快,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
钟江张云黄涛蔡华孙小雨苏婷卢山明侯晋涛
关键词:壮医壮药皮肤针复发性斑秃
基于CiteSpace的脊髓损伤后疼痛治疗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2023年
目的运用CiteSpace对脊髓损伤后疼痛治疗领域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检索201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脊髓损伤后疼痛治疗的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分别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中国知网文献348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核心文献1398篇。国内核心学者主要有李勇杰、倪家骧、胡永生、陶蔚,国外核心学者主要有MICHAEL G FEHLINGS、MARK P JENSEN、BRUCE PARSONS、JAMES W GRAU。贡献量最高的国内机构为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国外核心机构为迈阿密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得克萨斯农工大学。高频次关键词主要有细胞疗法、干细胞、康复、电针、刺激疗法。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是电针、细胞疗法。结论细胞疗法、电针、电刺激依然是最新研究热点,研究热度依然不减,有日益剧增趋势,巴氯芬、肉毒杆菌毒素、中药熏蒸、刺络拔罐近些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这也许是未来新的研究热点与新趋势之一。
杨翔宇周宾宾苏婷莫棋琳夏伟华熊义合
关键词:脊髓损伤疼痛可视化分析
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针对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资源中以冲击波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9项,涉及病例807例,Meta分析显示:①采用冲击波治疗组与推拿、功能锻炼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5,95%置信区间(CI)(1.13,1.39),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与中频电疗、牵引、药物相比,均数差(MD)=–1.49,95%CI(-1.86,-1.1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击波+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VS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结果显示(MD=–1.51,95%CI[–1.94,–1.0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评分(MD=3.83,95%CI[3.61,4.06],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析结果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ODI评分(MD=–2.81,95%CI[–6.64,1.02],P=0.1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SF-36评分(MD=11.46,95%CI[8.78,14.14],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以冲击波疗法为主配合相应疗法对LDH的疗效可靠,可望通过后续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实施加以佐证,为LDH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杨翔宇周宾宾苏婷莫棋琳夏伟华熊义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外冲击波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