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CiteSpace对脊髓损伤后疼痛治疗领域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检索201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脊髓损伤后疼痛治疗的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分别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中国知网文献348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核心文献1398篇。国内核心学者主要有李勇杰、倪家骧、胡永生、陶蔚,国外核心学者主要有MICHAEL G FEHLINGS、MARK P JENSEN、BRUCE PARSONS、JAMES W GRAU。贡献量最高的国内机构为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国外核心机构为迈阿密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得克萨斯农工大学。高频次关键词主要有细胞疗法、干细胞、康复、电针、刺激疗法。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是电针、细胞疗法。结论细胞疗法、电针、电刺激依然是最新研究热点,研究热度依然不减,有日益剧增趋势,巴氯芬、肉毒杆菌毒素、中药熏蒸、刺络拔罐近些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这也许是未来新的研究热点与新趋势之一。
目的:针对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资源中以冲击波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9项,涉及病例807例,Meta分析显示:①采用冲击波治疗组与推拿、功能锻炼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5,95%置信区间(CI)(1.13,1.39),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与中频电疗、牵引、药物相比,均数差(MD)=–1.49,95%CI(-1.86,-1.1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击波+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VS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结果显示(MD=–1.51,95%CI[–1.94,–1.0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评分(MD=3.83,95%CI[3.61,4.06],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析结果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ODI评分(MD=–2.81,95%CI[–6.64,1.02],P=0.1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SF-36评分(MD=11.46,95%CI[8.78,14.14],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以冲击波疗法为主配合相应疗法对LDH的疗效可靠,可望通过后续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实施加以佐证,为LDH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