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39
- 2018年
-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 邹艺李笑王倩胡瑛盛霞胡玲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五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伴骨折剧痛患者疗效的比较
- 目的 为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剧痛患者寻找快速有效止痛方法.方法 从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挑选100例该类患者,要求骨密度测定T<-2.5,胸、腰椎至少有一处骨折,按Jennent分型在Ⅲ-Ⅳ度.随机分成5组,每组...
- 袁忠胡玲沈浩李璃琴王倩
- 两种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比较
- 目的 分析我院骨质疏松症两种一线用药阿仑膦酸钠和雷洛昔芬的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及效果评价.方法 严格筛选两组人群各100例,均为绝经两年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美国Norland双能骨密度仪测定,L2-I4T值在-2.5到-...
- 袁忠胡玲沈浩李璃琴王倩
- 中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应用FRAX软件预测40-90岁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为糖尿病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140例为肾功能不全组,按性别、年龄配对,招募相同地域的社区居民276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骨折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肌酐、尿素氮、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髋骨骨折史、是否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是否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等),采用FRAX中国模式分别预测3组受试者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结果 3组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在对照组,年龄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呈正相关(P〈0.01),与髋部骨折概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2.009、1.355,P均〈0.01);体质量指数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髋部骨折概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1.133、-1.522,P〈0.05或〈0.01),女性相较于男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R=24.173 P〈0.01)、髋部骨折风险(R=10.348 P〈0.01)均更高。在肾功能不全组,年龄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髋部骨折概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1.367、1.048,P均〈0.01);体质量指数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髋部骨折概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1.659、-1.692,P均〈0.01),女性相较于男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R=27.451,P〈0.01)、髋部骨折概率(R=13.813,P〈0.01)风险均更高。在糖尿病组,年龄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髋部骨折概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1.330、0.955,P均〈0.01);女性相较于男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R=22.711,P〈0.01)、髋部骨折风险(R=13.813,P〈0.05)均更高。体质量指数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骨骨折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与正常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年内骨质
- 何琪张晶晶李琍琴李骏盛霞王倩朱艳秦淑兰
- 关键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骨骨折
- 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低血糖、骨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意识障碍、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等)。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增强遵医意识,对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及减少医疗纠纷。
- 李俐琴王倩宣姗姗秦淑兰
-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护理干预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骨密度(BMD)变化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方法将93例T2DM患者按其BMD值分为OP组(n=59)及非OP组(n=34),比较2组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患者的年龄、BMI、BMD、血钙、血磷、血AL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非O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BMD与年龄、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ALP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与FBG无相关性。结论高龄、消瘦、高血碱性磷酸酶、糖尿病肾病均为T2DM合并OP的影响因素。
- 沈浩胡玲王倩陆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生化指标